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为困境儿童提供家庭式亲情关爱

1580余名“爱心爸妈”携手筑梦“童”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 刘海波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 刘海波

  日前,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城根营村党支部书记刘佩仿与丈夫温海洋,又一次驱车前往凤山镇北关村探望“闺女”——结对帮扶的10岁女孩小雪(化名)。

  两年前,丰宁满族自治县妇联启动“爱心爸妈”关爱项目,刘佩仿是首批参与者。结对帮扶后,刘佩仿常常为小雪送衣送物、做家常饭、辅导作业、心理疏导,还和小雪一起参加活动,用爱和陪伴为小雪撑起一片晴空。

  刘佩仿说:“成为‘爱心爸妈’并不容易,要实打实地关爱孩子,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知情人、情感的贴心人、学习的引路人和成长的呵护人。”

  刘佩仿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丰宁满族自治县“爱心爸妈”关爱项目启动以来,上千名“爱心爸妈”的加入,照亮了困境儿童的成长之路。

  建立资源库 创新多样化结对帮扶模式

  丰宁满族自治县山区村落多、劳务输出多,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加之疾病、事故等意外因素影响,导致一部分困境儿童陷入资源短缺、亲情缺位的不利成长环境。丰宁满族自治县妇联从爱心捐助、结对救助等单纯的捐款捐物到“爱心爸妈”家庭式亲情关爱,持续探索创新爱心帮扶困境儿童模式。

  为实现精准帮扶,丰宁满族自治县妇联联合教体局、民政局、残联等部门联合筛查,共摸排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1087人。县妇联、合作部门和爱心组织代表组成评定小组,结合部门数据和实地调查情况,综合研判,纳入“困境儿童”动态数据库,确保应纳尽纳,择机进行救助,做到应帮尽帮。县妇联还开设公开救助平台,线上线下招募“爱心爸妈”,经过严格甄选,建立“爱心爸妈”资源库。

  “爱心爸妈”与困境儿童结对需要双向选择,只有互相认同才能提升帮扶质效。县妇联打造“学校爱心妈妈团”模式,在将军营镇长阁小学成立“爱心妈妈”团,把全校的已婚女教师和留守儿童结成对子,进行学习辅导、生活照顾、思想谈心、心理抚慰,并创新“爱心爸妈多对一”模式,“爱心爸妈”自愿几人结组,共同选择一名或多名困境儿童结对。“爱心爸妈”相互补充、各展所长,开展内容丰富的关爱服务,既保障了关爱陪伴频次,还提高了关爱活动的质量。

  全方位关爱 物质帮扶与情感守护并重

  不仅如此,丰宁满族自治县妇联还定期组织“暖童心”活动,鼓励引导“爱心爸妈”从“物质帮扶”到“情感陪伴”的全方位关爱,让“爱心爸妈”逐渐融入困境儿童的日常生活。目前,“爱心爸妈”项目已吸引1580余名爱心人士参与,累计开展亲子活动570余场,捐助资金247.3万元,惠及困境儿童1850人次,惠及家庭1630户,为困境儿童筑起了充满爱与希望的港湾。其中,还有30名品学兼优的女童(困境优先)被纳入长期资助计划,依据学习成绩、困难程度等从初中至大学每年获2000至4000元助学金。其间,妇联将安排专业团队对其进行专业辅导,以确保优秀学生顺利就业。

  心怀希望春不远,心中有爱处处暖。丰宁“爱心爸妈”项目通过制度化设计、人性化实施,为困境儿童提供可持续关爱。丰宁满族自治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康振华表示,将进一步扩大资源库规模,联动社会力量延伸帮扶链条,确保全县困境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让更多孩子沐浴温暖、向阳生长。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1580余名“爱心爸妈”携手筑梦“童”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 刘海波2025-04-22 2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