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及其启示

——由《六姊妹》家庭文化分享会引发的思考
■ 叶文振

  ·阅读提示·

  今年2月,年代家庭剧《六姊妹》热播。安徽淮南不仅助力拍摄,还在近期组织了一场以“传承和美家风、点亮发展新篇”为主题的《六姊妹》家庭文化分享会。探讨这场家庭文化分享会的启示,在纪念北京世妇会召开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30周年、倡导新时代家庭观、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今天,尤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性别意义。

  ■ 叶文振

  一部电视剧通过六姊妹的家庭婚姻生活再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家庭生态变迁和妇女地位变化,不仅把拍摄地安徽淮南变成网红打卡的文旅新景点,而且还推出了一场由电视剧延伸出来的家庭文化分享会,实实在在地成为一个剧情和家事双向互通的社会文化现象。

  家庭文化分享会的背景和意义

  年代家庭剧《六姊妹》于今年2月3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上映。在3月19日举行的2025电视剧品质盛典上,《六姊妹》荣获年度品质榜样剧作、年度品质原创编剧、年度品质影响力剧星等奖项。

  这部电视剧把既在豆瓣阅读上创作小说《六姊妹》、又首次编剧的男性作家伊北再次推到观众面前。从《小敏家》《小日子》到《六姊妹》,年轻的伊北能如此眷念家庭、一直关注家事,一部又一部地推出家庭新剧,在影视界是比较少有的。更难得的是,家乡安徽淮南不仅养育了作家伊北,为他的家庭叙事和写作提供了最原始的家庭生活经历,协助就地搭景拍摄电视剧《六姊妹》,激发创作者对家庭生活历史变迁的动态再现,而且还组织了一场以“传承和美家风、点亮发展新篇”为主题的安徽省《六姊妹》家庭文化分享会。一部电视剧,一城家故事,无不传扬着淮南悠长的家庭情结和新时代的家庭追求。

  这场由安徽省妇联和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淮南市委宣传部和淮南市妇联承办的《六姊妹》家庭文化分享会,至少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树立新时代家庭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六姊妹》家庭文化分享会告诉我们,拍好以家庭建设为主题的影视作品,结合影视播放后续的家庭文化宣传和分享,是不可或缺的生动实践。电视剧关于家的全景式展示,突破了年龄、性别、界别和区域的限制,实现了在家庭场景中的相互理解,观众与剧情、角色产生的共鸣和代入强化着对家的渴望,特别是在家庭婚姻生活中如何兼顾家庭成员个人利益、家庭整体利益和国家发展需要所生成的共建共享的时代追求,都会直击人们的心灵和情感深处。

  其次,从邀请的主讲嘉宾和参会人员构成来看,这场分享会提升了《六姊妹》家庭文化分享的理论层次和实践针对性。如现在的离婚率和不婚率持高不下,生育意愿低迷,一定程度上与家庭性别平等意识不足、父爱缺失、家庭付出女性单性化密切相关。编剧伊北能一直关注家庭生态质量和女性家庭地位,融入男性的观察和思考,实属难得。这次邀请伊北到现场交流,讲述他对家庭本质的理解和给男性带来的家庭启示,社会意义深远。又如从上海邀请到的数十位淮南籍女企业家、年轻的自媒体女作家,她们所分享的发挥好社会参与和家庭建设的两个独特作用的生动故事,都给参会者带来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示范。还有上海市闵行区妇联主席的发言、安徽省各地市妇联主席的到会,也有利于把分享会的成果向基层妇联和广大百姓传达,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家庭建设工作经验的交流互鉴。

  再次,分享会还是对电视剧所描写的家庭主题、家庭关系、家庭美德和家庭追求等的理论和实践总结,把家庭的正能量和最美好的爱的本质展现给与会人员,如同举办了一次新时代家庭观的现场教育。《六姊妹》再现了女性对家庭发展的独特作用和性别贡献,也呈现出女性在家庭价值和自我价值之间的两难选择和她们所做出的时代抉择。奶奶何文氏作为一家之主,包容、理解、善处婆媳关系,维护家庭的完整,既生动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独特作用,又告诉我们中华优秀家文化很大程度体现在女性身上。大姐何家喜善良、奉献、识大体、敢担当,帮助母亲一起扛起原生家庭的重担,同时也对自建家庭倾注心血,可以说她代表了确保家庭健康运行的中坚力量。

  最后,分享会更是一次重要的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推进会。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家庭建设和女性发展提供的基本遵循,为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提供法律保障,为四个周期的妇女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及其成员单位提供的政策支持,为妇女研究和家庭研究繁荣提供的智力支撑,都启示我们加快推进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树立新时代家庭观需要在工作方式和活动形式上创新,分享会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系统把握新时代的家庭文化价值、更好地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有着显而易见的实践效用。

  家庭文化分享会的四点启示

  从未来发展来看,《六姊妹》家庭文化分享会还为我们进行新时代家庭建设带来四点启示。

  第一,各地要挖掘本区域的优秀传统家文化,为家庭建设实践注入更加深厚的文化动力。淮南提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自觉赓续历史文明薪火,深耕淮楚家庭文化根脉。西汉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中的母亲观,表现出道家的母性思维和意识,内含生命本原、社会伦理与生态和谐等多重意义,对倡导和表达生育之恩、养育之情、孝亲之道和思母之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守护家庭亲情的实践价值;还有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豆腐生产过程和象征意义也内存着朴素的家庭思想,一家人一起参与豆腐生产的劳动合作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以亲情为基础的共建共享家庭追求,都是非常珍贵的传统家文化。

  第二,对标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总结、推广和共享成功的地方工作方式和实践经验。淮南提出积极构建“1+10+N”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设立楚韵家风研学带,谱写新时代家风表达的“淮南范式”;安徽强调,加大对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推动建立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将文化成果转化为实践路径,不断丰盈安徽家庭文化的新时代内涵等,既有当地的生动实践性,又有在更大区域结合实际的推广可行性。已经运行多年的寻找最美家庭、表彰文明家庭等活动,要进行活动组织质量和公共示范效果的科学评估,通过吸引更多男性参与、优化女性的社会参与和家庭建设两个独特作用,继续发挥新时代家庭建设的重要作用。

  第三,在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婚恋观和生育观方面写就各地的新篇章。比较重要的是让妇儿工委也担当起协调成员单位一起推进家庭建设的时代重任,像妇联率先成立家庭儿童部内设机构一样,教育部门也尽快设立家庭教育处,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接家庭教育的行政服务,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层次和家庭教育手册的编写水平;组织部门在职务提升考核和后备干部培养中加入个人家庭责任和表现、对公共家庭建设关心和践行的评价内容和指标;民政部门借助AI和大数据建立公益性的婚恋择偶服务平台,推进婚恋领域的移风易俗;还有计生协集聚和强化工作职能,努力做好生育观念的改变和优质生育的服务等。只要每个成员单位都从自己的行政职能出发做好有利于家庭文化建设的事情,构筑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树立新时代家庭观是可以乐观其成的。

  第四,还要通过及时有效的家庭文化建设成果转化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女性全面发展。家庭文化建设不仅产生家庭内部的红利,即提高家庭成员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且还明显演化为家庭外部的收益,即在减少来自问题家庭的基层社会治理压力的同时,加大家庭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参与和正面作用,有效降低离婚率、回升结婚率和生育率,尤其是强化对已婚女性职业发展更加友好的家庭支持,让女性在社会参与和家庭建设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家庭现代化和妇女走在时代前列的同步发展。

  (作者为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5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及其启示 ■ 叶文振2025-04-23 2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