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一批文献遗产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再添宝贵财富,其中包括我国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我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
“世界记忆名录”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的,旨在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中规定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任务,促进文化遗产利用,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其所指文献遗产不仅包括纸莎草纸、羊皮纸、棕榈树叶、木片、石片、纸张等传统载体,还包括录音、电视电影作品和数字媒体等新型媒体。
此次进入名录的随州曾侯乙编钟,也称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被称为世界第一部有声“音乐教科书”。
少林寺碑碣(566—1990)现存499通,以石碑、塔、柱等为主要载体,尺寸大小与表现形式多元参差,呈现出1424年较为完整连贯的石刻历史文献序列,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是600余年前由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所立,石碑上记载郑和船队在此巡礼圣迹、布施香礼的碑文至今清晰可见。它已成为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常有参观民众在石碑前驻足,致敬中斯绵延千年的友好交往。
(凌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