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腹痛“信号”,解锁应对“密码”

李彦卓

  ■ 李彦卓

  五一期间,小刘在食用冰镇啤酒和烧烤后,半夜突发剧烈上腹痛,伴随呕吐症状。“本来以为是吃坏肚子,自己吃了一点儿胃药,但一直没有缓解。”小刘说。伴随着疼痛持续加重,她在家人的陪护下来到医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需住院治疗。

  近期,随着季节更迭,医院急诊科因急性腹痛就诊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不乏因误判季节变化引发的食物中毒、肠胃型感冒以及与特定人群相关的腹痛病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腹痛,有时只是短暂的不适,而有时却疼痛难忍,甚至危及生命。在医院的急诊腹痛科,时有痛到跪地不起或上吐下泻以致面色灰白极度虚弱的病人。了解腹痛,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

  女性特有的常见腹痛有哪些?

  在急诊中,成年人常见急腹症主要有急性阑尾炎、胃肠炎/食物中毒、胆结石/胆囊炎、泌尿系结石……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症状。比如,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通常先从脐周开始,随后逐渐固定于右下腹。胆结石/胆囊炎也会腹痛,但表现为右上腹剧痛,疼痛可能会向右肩放射,往往在高脂饮食后易发作。而泌尿系结石腹痛表现为侧腰或下腹出现绞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同时还会伴有血尿。

  女性特有的腹痛,比如急诊常见的有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盆腔炎等。

  宫外孕破裂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停经后,患者可能会突发下腹撕裂痛,同时伴有阴道出血。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症状,血压急剧下降,危及生命。

  卵巢囊肿蒂扭转通常发生在剧烈运动后。单侧下腹剧痛,可能会伴有呕吐。

  盆腔炎主要表现为下腹隐痛、发热、白带异常。下腹的隐痛虽不剧烈,但持续不断。体温不断升高,会让人感到浑身乏力、头痛欲裂。还有白带异常,白带的颜色、气味和质地发生变化,都提示盆腔内部可能出现了炎症,需要及时关注和治疗。

  “一老一小”腹痛注意些什么?

  未成年人群中,两岁以下婴幼儿人群以肠套叠为较严重的腹痛原因。患儿会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大便等症状。呕吐物可能是未消化的食物和胃酸的混合物,散发着酸臭味儿。而独特的果酱样大便,提示肠道出现了严重的套叠问题,需要立即就医。

  过敏性紫癜引发的腹痛,会出现皮肤紫癜,很容易误诊为急腹症。孩子的皮肤上突然出现一片片紫色的斑点或瘀斑。腹痛可能是阵发性的绞痛或钝痛。由于这种病症的表现较为复杂,涉及皮肤和胃肠道等多个系统,因此在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避免误诊误治。

  老年人群,如果是吃完饭后有剧烈腹痛,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可能是缺血性肠病引发的。这类患者通常患有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肠梗阻也是老年人腹痛的可能原因,腹胀、便秘、呕吐是其主要症状,可能由肿瘤或疝气引起。老年人的肠道蠕动功能相对较弱,当出现肠梗阻时,食物和粪便无法正常通过肠道,积聚在肠道内,导致腹胀。而呕吐物可能是胃内容物和胆汁的混合物,带有强烈的酸臭味儿。

  同时,部分老年人心肌梗死时会出现上腹痛、恶心、冷汗等症状,易误诊为胃病。当心肌梗死发生时,有些老人可能不会表现出典型的胸痛、胸闷等症状,而是以腹痛、恶心等形式呈现。这种不典型的表现往往会误导患者和家属。

  不同腹痛易混淆

  不同腹痛症状,往往对应不同病症,但也存在易混淆的情况。

  肝脏疾病、胆囊炎、胆结石引发的疼痛主要是右上腹痛。肝脏疾病的疼痛多为持续性胀痛或隐痛,这是因为肝脏被一层薄薄的被膜包裹着,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被膜受到牵拉就会产生疼痛。而胆囊炎的疼痛则更为剧烈,呈阵发性绞痛,常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或加重。胆结石引起的疼痛则可能在右上腹出现剧烈的绞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这三种疾病在右上腹的疼痛虽然位置相近,但疼痛的性质和特点却有所不同,需要仔细鉴别。

  引发中上腹痛的主要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等疾病。胃溃疡的疼痛多为灼痛或刺痛,通常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则多为饥饿痛或夜间痛,进食后可缓解。急性胃炎的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发病前可能有不洁饮食史。

  全腹痛的症状。腹膜炎的疼痛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腹部压痛明显。胃肠穿孔引起的全腹疼痛则更为剧烈。腹腔脏器破裂导致的疼痛极为剧烈,常伴有休克症状。

  预防腹痛要“分类施策”

  腹痛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多个系统。当出现腹痛症状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仔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等,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准确的信息。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在烹饪过程中要充分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海鲜等高蛋白食物,以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暴饮暴食会使肠胃负担过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胃胀、胃痛等不适症状。长期暴饮暴食还可能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合理控制饮食,细嚼慢咽,每餐维持七八分饱,至关重要。

  在进行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运动强度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尤其是有腹部病史或身体较为虚弱的人。

  有基础疾病的人要按照医嘱用药治疗,通过控制基础疾病的发展,可以减少腹痛发生风险。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中国妇女报爱生活 7读懂腹痛“信号”,解锁应对“密码” 李彦卓2025-05-07 2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