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区把工厂搬到妇女“家门口”

“零工之家”激活力 姐妹共唱“增收曲”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凌漪

  “这些做好后准备出口到俄罗斯。”立夏时节,走进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阳光社区的艾莎婚纱厂生产车间,缝纫机的“嗒嗒嗒”声此起彼伏。49岁的何光润有节奏地踩动缝纫机踏板,双手翻转腾挪间,一朵朵蕾丝花便被缝合到白坯婚纱的裙摆上。

  “缝一件能挣7元,我动作快,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元。”何光润一边赶工一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孩子就在车间对面的小学上学,接送都方便,自己上班带娃两不误。

  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持续助力有条件基础的镇街盘活闲置资产,发展代加工产业,探索“零工之家”“强村公司”等社区(村)作坊,把工厂搬到群众“家门口”,把岗位送到群众“手掌心”。目前,荣昌区21个镇街已建成社区作坊68家,覆盖键盘组装、藤椅编织、线束加工等10余类产业,帮助农村妇女、困难群体、残障人士等在家门口端稳就业“饭碗”。

  哪里有妇女群众,就把关怀送到哪里。荣昌区妇联靠前一步,在“零工之家”“强村公司”建起一个个“妇女微家”。在荣昌区峰高街道阳岩村,“妇女微家”就建在距“零工之家”仅几步之遥的阳岩村党群服务中心内,休息座椅、空调、热水、无线网络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记者到访时,一场手绘折扇活动正在进行,在妇女姐妹的巧手下,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作品跃然于扇面上。

  “我们为零工妇女群体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并定期举办政策解读、法律知识讲座,开展技能培训、特色活动等,为妇女姐妹打造贴心‘娘家’,让她们工作之余可以充充电、唠唠嗑。”阳岩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何跃容说。

  重庆市荣昌区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零工之家”带动灵活就业1000余人,让越来越多妇女姐妹在家门口唱响了“增收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零工之家”激活力 姐妹共唱“增收曲” 2025-05-08 2 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