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推进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向基层辐射

“五力”护航“她权益” 破圈维权促和谐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谢谢你们!我正全力以赴,争取考入理想的学校!”不久前,安徽省蚌埠市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接到了14岁的梓琪(化名)打来的感谢电话。半年前,梓琪所在社区的维权信息员走访摸排时,发现她长期寄住在姑姑家。

  原来,梓琪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住在外地,鲜少联系。前些年,父亲再婚,梓琪与继母不断发生冲突,便离家到姑姑家借住。没想到,父亲和继母坚决反对,并拒绝支付梓琪的生活费,梓琪的成绩一落千丈。

  了解到这一情况,社区信息员迅速将其录入市妇联与综治部门协同联动建设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息平台”。不到24小时,常驻市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的专职调解员就接到了工作“派单”。

  调解员第一时间给梓琪的父亲打去电话,得知继母坚决反对刘梓琪借住在姑姑家的原因,很可能与拆迁有关权益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淮上区妇联以及梓琪户籍地的村委会,并明确要求在未获得梓琪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办理房屋拆迁相关手续。随后,工作人员为梓琪的父亲和继母详细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并耐心进行沟通与劝导。

  经过不懈努力,梓琪的父亲和继母恢复向其支付生活费,同意梓琪继续借住在姑姑家,并将在拆迁后分给梓琪一套面积近45平方米的安置房。

  之后,淮上区妇联还及时邀请一家人参加家庭教育进社区宣讲活动,提供中考心理辅导和择校辅导。此后,梓琪决定选择进入护校,并投入了紧张的中考复习中。一场涉及再婚家庭成员关系、财产纠纷的复杂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近年来,市妇联大力推进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向基层辐射服务,对全市1200余名妇女法律明白人进行轮训,设立维权信息员,深入村(居)定期走访、排查,排查婚姻家庭纠纷1331件,早发现、早介入,已经成功调解纠纷1278件。”蚌埠市妇联主席童浩平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据介绍,近年来,蚌埠市妇联积极推动市、县两级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全部进驻“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参与并调解处置平台推送的家暴警情6329件,公安发放家暴告诫书4715份,法院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31份,家暴警情逐年下降。引入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和心理咨询技术,开展婚姻家庭和家庭教育辅导培训等56场,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家庭关系辅导303人次,提升家庭成员的沟通能力和关系处理能力。

  “妇联组织延伸触角增强了触达力,入驻平台快速转接转办增强了聚合力,组建专职调解员团队闭环调处增强了服务力,引入专业社工资源增强了疏导力,加强志愿服务家风家教增强了引领力。”童浩平表示,通过“五力”融合、工作破圈,妇联维权打破以往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的壁垒,妇女儿童维权诉求的处理流程得到了优化,各类问题能在一个中心上实现集中受理、分级分类处置,极大提高了维权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据悉,蚌埠市妇联还将借助蚌埠大禹文化的火爆出圈,把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新时代家庭文明相融合,办好家庭文化季、丰富家风家训教育实践基地,提高女性法律意识、创业创新精神,让“淮上明珠”妇女维权工作“蚌”发活力。

中国妇女报妇联工作 3“五力”护航“她权益” 破圈维权促和谐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2025-05-10 2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