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税大战,再次引发我们对于粮食安全的思考。这下好了,我国科学家用高精度测序技术和巧妙算法,成功绘制出小麦基因组图谱。这些新成果,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方向。
最近,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取得突破性成果——他们成功画出了六倍体小麦完整的基因组图谱,相当于把小麦的“生命地图”完完整整地画出来了,这在世界上可是第一次做到!
这一成果标志着小麦基因组研究迈入新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
小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粮食,面包、馒头等都是用小麦做的。作为粮仓支柱,小麦产量与质量的提升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小麦基因组庞大、结构复杂且富含高度重复序列,长期以来阻碍了小麦研究与育种应用的深入。
小麦的遗传密码长度,差不多是水稻的40倍、人类基因组的6倍;而且由3个不同的基因组组成,3个基因组中序列超过90%是相似的,而人的基因组重复序列占比约为50%。如此庞大、复杂、重复序列高的基因组破译极具挑战性,被很多国家和领域的科学家认为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这次不一样啦!我国科学家们用了超厉害的高精度测序技术,还有各种巧妙的算法,最后成功画出了有大约145亿个碱基的小麦基因组图谱。他们还找到了超过14万个高置信度蛋白编码基因,这里面有好多以前从来没发现过的抗病基因呢。这些新发现的基因,给以后种出更健康小麦的研究,指明了新方向。
专家们都说,这个成果太重要啦!它让我们对小麦的进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以后能培育出更优良的小麦品种,比如产量更高、更不容易生病、味道更好的小麦,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这对我们的粮食安全,也就是保证大家都有足够的粮食吃,有着特别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