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若葵
“在世界各地,提到德国儿童文学,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名字总是与格林兄弟的名字相提并论,后者出版了著名的《格林童话》。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位20世纪的德国儿童文学作家能够赢得这样的国际声誉。”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汉斯·海诺·埃韦斯
德国孩子很少有不知道《埃米尔擒贼记》的,不是读过小说,就是听过广播剧或者看过戏剧、电影。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街头,《埃米尔擒贼记》的主人公提着箱子,胳膊下夹着妈妈送给外婆的鲜花追赶戴硬边帽小偷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心里。这本书的作者埃里希·凯斯特纳并不知道此后100年里,他塑造的生动可爱的埃米尔及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儿童形象如同魔法种子,漂洋过海,在全球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埃米尔吧!
阅读加油站
《埃米尔擒贼记》是德国作家、诗人、编剧埃里希·凯斯特纳的第一部儿童小说,1929年在柏林出版,一炮而红,很快就被搬上舞台,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1931年,《埃米尔擒贼记》首次以英文出版。
埃里希·凯斯特纳并未因此一帆风顺,1933年纳粹上台后他被捕、被禁止发表新作,除了《埃米尔擒贼记》,其他书都被焚毁。他没有屈服,继续匿名给孩子写书,不能在德国出版,他就到其他国家发表作品,《埃米尔擒贼记》的续集《埃米尔和三个孪生子》就是在瑞士出版的。
在纳粹统治德国的12年里,埃里希·凯斯特纳两次被捕,却没有放弃写作,他用速记方式在蓝色笔记本上记录每天发生的大事件。第三帝国覆灭后,这部战时秘密日记以《蓝皮书》形式发表,震撼了世界,使他获得第三帝国编年史家的声誉。
1945年纳粹倒台后,埃里希·凯斯特纳正式回归文坛。此后,他出版了《两个小洛特》《动物会议》《小不点和安东》《5月35日》等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这些作品奠定了他在德国儿童文学界的地位,被誉为德国儿童文学之父,与格林兄弟齐名。1960年,他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而且,他一生9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的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舞台剧,被翻译成59种语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野兽国》作者桑达克,《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都是他的粉丝。
1974年埃里希·凯斯特纳在慕尼黑去世。此后,德国专门建立了凯斯特纳博物馆,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小行星、街道等。2024年,德国铸造了一枚20欧元的纪念币,纪念埃里希·凯斯特纳诞辰125周年。
此书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译者王丽丽是德语翻译家,除本书外,还译有《黑猫尼诺》《下水道寻鳄记》《圣诞传说》《安东消失的一天》等作品。
它告诉我们
《埃米尔擒贼记》的故事很简单——
小埃米尔5岁时失去了爸爸,家境贫寒,和妈妈相依为命,在德国乡下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一天,住在柏林的姨妈写信来邀请埃米尔来度假,妈妈把辛苦攒下的140马克别在埃米尔的上衣内口袋里,让他捎给也住在柏林的外婆。没想到,在火车上,一个可恶的小偷趁他熟睡的时候偷走了这笔钱。他在陌生的柏林追踪小偷,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那里的一些男孩子,他们迅速成了好朋友,并得到其他孩子的帮助,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追捕大戏……
全书情节看似简单,但细节极为丰富,有极强的真实感。小说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可爱、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其中,埃米尔最为鲜活。比如,当妈妈叮嘱他一个人坐火车可别跟人家说自己身上有很多钱,埃米尔觉得被妈妈小瞧了,很委屈。等他独自上火车后,又忍不住摸口袋,要听到信封发出沙沙的声响才能安心。当发现钱被偷后,埃米尔因自己曾在公共场合乱涂鸦,担心警察叔叔会把自己抓起来而不敢报警,于是决定靠自己来抓贼。
书中对埃米尔的心路历程也作了详细的刻画。当他开始穿梭于柏林,努力尾随小偷时,大城市带给他的不愉快非常具体。起初,他对柏林的交通、商店和建筑印象深刻,又不知所措;随着在这个城市冒险,埃米尔很快就感到在这个繁忙的大城市里,自己是多么渺小,并意识到“在一个城市里,没有人有时间处理其他人的麻烦。他们自己的麻烦已经够多了”。他感到孤独、沮丧,想放弃行动,并恐惧于接下来该怎么办。
埃米尔又是幸运的,当他在柏林街头游荡时,遇到了古斯塔夫和其他男孩,他们加入抓贼大冒险行动中,埃米尔不再孤军奋战。埃米尔开始熟悉柏林这座城市,逐渐承认它,并在这里找到了自信。
小说语言生动,富有童趣。作者精准地捕捉到了孩子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他的笔下,孩子们是充满童真、活泼有趣的。比如,在和新朋友们齐心协力捉小偷的过程中,埃米尔与小偷对质时急中生智,想起自己曾用别针将装钱的信封别在上衣口袋里,于是利用钱上会有针孔这一关键证据,最终让小偷露出了马脚。
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原创全彩插画,装帧精美,能提升小读者的阅读体验。
边读边想
《埃米尔擒贼记》展现出孩子的机智、团结、勇气与正义感,以及遵守好孩子行为准则的底线意识,能让小读者从埃米尔和他的朋友身上看到他们如何坚持以合法的方式处理问题,领悟遇到困难要敢于担当,冷静解决,学会借助团队力量的道理,增强小孩也能成大事的信心。同时,也能净化小读者的心灵,使他们变得更加勇敢、善良和美好。
小说对家长和家庭教育也有启示,即家长要相信孩子自身的力量,学会适当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