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报告指出,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处

构建性别平等与可持续的数智未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特约撰稿 王海媚

    图源网络

  ● 利用人工智能拓展人类潜能、保障社会公正和推动性别平等是当前我们可以做出的最优选择

  ● 在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中,应看到公正、性别平等地部署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只有妇女和女童平等参与并从中受益,人工智能才能真正服务于全人类的发展需求

  ● 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将为构建性别平等与可持续的数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特约撰稿 王海媚

  近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2025人类发展报告——抉择时刻: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与可能性》(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人类发展指数增速创下3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人类社会亟须对未来发展路径做出审慎抉择。

  《报告》同时强调,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处的未来。“AI的影响力不在于它能做什么,而在于我们在设计、开发和部署过程中的决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在《报告》的前言中说,这不仅关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路径,更关乎社会制度、价值导向与包容性政策的落实,其中包括社会公正与性别平等。

  性别歧视是人工智能使用过程中的显著挑战

  人工智能的设计、开发与应用过程可以反映并放大它所在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和不平等现象。性别歧视正是当下人工智能使用过程中的一个显著挑战。

  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包括OpenAI的GPT-3.5和GPT-2,META的Llama 2在内的大型语言模型生成的内容中都存在明显的性别偏见。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倾向于将男性被分配到工程师、医生等具有更高社会地位的工作中,而女性则更多地被分配到家政工、服务员等传统上被低估的角色。Llama 2创作的关于男性的故事往往搭配“森林”“大海”“冒险”“决定”和“发现”等词语,关于女性的故事经常使用“花园”“爱”“感觉”“温柔”和“丈夫”等词语。此外,在Llama 2创作的内容中,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频率是男性的4倍。

  人工智能同时拥有重塑这些不平等社会结构的能力,正如阿奇姆·施泰纳所说:“若我们投资于人类能力建设,致力于更大程度的公平,人工智能便可放大人类的美好成就。”让人工智能反映和放大社会公正与性别平等是当前我们应该做出的积极和负责任的选择。

  投资女性平等使用人工智能意义深远

  人工智能与性别平等之间能够实现共促发展,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赋权妇女和女童,女性的参与也有助于纠正算法偏见、丰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其一,借助人工智能保障社会公正与平等。在教育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学习辅助,以弥补教育资源的差距,为贫困女童等弱势群体创造更公平的环境。同时,借助互联网强大的知识存储功能,人工智能使高级专业知识更易获取,为女性打破传统职业壁垒、拓展职业发展路径创造了条件;在医疗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专业技能的补充,帮助医务人员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更多工作,惠及低收入和资源匮乏地区的女性;在就业方面,人工智能催生出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新职业,为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女性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学习相关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其二,全面推动女性平等获得和使用人工智能。当下,这项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即使在人工智能获取门槛不断降低的背景下,女性在人工智能使用、技能培训和相关职业发展中的参与率依然明显滞后。调查表明:“尽管全球大约1/3的科学研究人员为女性,但在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中,女性仅占12%,全球人工智能人才中女性的比例也仅为30%。”“在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工作的女性通常受教育程度更高,但集中于地位较低、价值较低的岗位上。”另一方面,性别不平等在人工智能的生产和消费中普遍存在,《报告》显示,不论教育水平如何,男性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可能性都高于女性。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社会结构,如果女性群体在这一关键进程中继续被边缘化,将进一步扩大既有的性别鸿沟,削弱社会整体的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因此,投资女性平等获得和使用人工智能意义深远。

  实现全生命阶段的人类发展

  利用人工智能拓展人类潜能、保障社会公正和推动性别平等是当前我们可以做出的最优选择。对此,《报告》提出了投资、告知和包容三项政策要求,用于在各个生命阶段促进人类发展,第三项政策要求“包容所有年龄、性别、种族和出身的人群”与性别平等直接相关。

  具体到不同生命阶段,三项政策要求各有侧重:针对学龄前儿童,应投资部署保护儿童在数字空间权利的人工智能技术;告知家长、儿童医护人员有关幼儿使用数字技术的风险;将私营部门纳入儿童权利和保护工作。针对学龄儿童,投资实现教室中数字设备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使用;告知人工智能中的潜在偏见,预防扼杀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等现象;在教学中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针对青少年,投资加强公私合作关系,以保障青少年安全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交媒体;揭示社交媒体具有的成瘾性特征及其易诱发社会比较倾向的风险;让青少年参与对社交媒体及其他人工智能产品的批判性评估。针对半独立成年人,对提供人工服务的企业进行补贴,确保在技术发展中不让任何人掉队;加强对负责任使用人工智能的宣传;将人工智能产品及算法运作原理等知识纳入公众教育。针对老年人,为老年人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提供支持;向老年人介绍人工智能最新成果,特别是他们关注的应用领域;在人工智能产品研发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意见与需求。

  在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中,应看到公正、性别平等地部署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只有妇女和女童平等参与并从中受益,人工智能才能真正服务于全人类的发展需求。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将为构建性别平等与可持续的数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编辑、博士)

中国妇女报环球女界 4构建性别平等与可持续的数智未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特约撰稿 王海媚2025-05-14 2 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