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 娜布琴花
为持续激发妇联执委参与妇女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妇女工作的“特色化”,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妇联通过组建执委流动站的方式,让妇联执委走进千家万户,在服务群众中提高执委履职能力,使妇联执委流动有家、“动”而有为。
前不久,阿荣旗执委流动站的王雪芹收到了一面写有“妇联真情办实事,扶危助困解民忧”的锦旗。原来,她在日常排查走访中了解到,王某一家四口租住在一间30平方米的小房中,两个女儿还在读书,家里只靠王某一人打工。于是,王雪芹多方奔走,联系相关部门帮助这个困境家庭,细致入微的工作让王某一家非常感动,特意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相关政策宣传、解读、执行不到位,侵害残疾妇女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问题,阿荣旗执委流动站的刘丽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从残联、民政、不动产登记调查中心调取数据13万条,通过数据比对、碰撞及“检察+妇联”人工核查等方式,发现高度疑似残疾妇女应纳未纳低保线索94条。为此,刘丽一方面依法向有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打通国家惠民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推动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建立残疾妇女等弱势群体信息实时共享机制,做好疑似人员临界预警,构建长效监管体系,让更多残疾妇女等弱势群体及家庭看到希望。经各方不懈努力下,已有6名残疾妇女纳入低保范围,10名残疾妇女的低保申请正在审核办理中。这不仅兜住、兜准、兜好残疾妇女基本生活底线,还让残疾妇女所在家庭解除后顾之忧。刘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司法温度,温暖着困境中的每一个“她”。
阿荣旗执委流动站的闫慧芳特别注重关爱女性健康,目前已累计为770名妇女开展了“两癌”筛查,为14名贫困母亲争取“两癌”救助金13.5万元。为鼓励妇女创业就业,她多方走访调研,了解妇女就业创业需求,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妇女实用技能培训,将手工编制、面点、种植养殖、月嫂、托老、缝纫等实用技术送到妇女家门口,已累计培训900人次。
此外,闫慧芳组织妇女姐妹组建了巾帼秧歌队,让妇女在闲暇时间用秧歌舞出健康,舞出新村风。“以前大家不是打牌就是闲聊,现在大家聚在一起跳绳、跳舞,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感情。”莫尔顶村妇女李凤笑着说。为了丰富妇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个人风采,阿荣旗执委流动站的郑永花还策划了以“跳绳健体·舞动风采”为主题的趣味活动,通过趣味运动与艺术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村风。
阿荣旗妇联负责人表示,执委流动站将持续关注妇女群众所需、所想、所盼,不断增强妇联执委履职能力,增强执委的融入感、参与感,让妇联执委流动常态化、规范化,使她们真正成为知妇女、懂妇女、爱妇女、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