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评论员 韩亚聪
每年的这个时刻,我们总会心怀一份期待——全国“最美家庭”名单发布。一个个“最美家庭”,映照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康、拼搏奋斗,传递着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家庭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国际家庭日这一特殊时刻,聚焦家庭这一社会的基本细胞,深入思考家与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意义尤为深远。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同构是中华民族绵长的优秀传统。新时代新征程,家庭依然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之路上,我们见证着每一个家庭的追求与奉献,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努力与奔跑,个人梦、家庭梦与民族梦、国家梦同频共振,交相辉映,前程似锦。
做好家庭工作,是党中央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新时代以来,全国妇联创新推出“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大力实施家庭服务巾帼行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妇联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实现新的跃升。
当前,家庭结构多样化、家庭需求多元化,对于做好家庭工作提出了新期待、新要求,妇联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家庭文明建设常态化工作机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庭服务制度机制、“妇联+”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不断增强妇女儿童和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深远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形成合力,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家庭,广大家庭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生逢伟大时代,让我们以家之名,发扬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与党同心同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汇聚“家”的智慧力量,展现“家”的使命担当,共享“家”的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