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改善留守困境儿童学居环境

“土豆娃娃”书屋的专属改造之旅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舒适的床、宽敞的衣柜,还有崭新的桌椅,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书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日前,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某村正在读初中的困境儿童小彬这样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定西市的“土豆娃娃焕新屋”项目,让小彬有了属于自己的书屋。

  为进一步改善留守困境儿童的学居环境,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今年以来,在定西市妇联以及市慈善联合总会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一项名为“土豆娃娃焕新屋”的慈善公益项目在定西市各县区悄然落地(定西是马铃薯之乡,故项目中的困境孩子以“土豆娃娃”命名)。随着该项目陆续竣工,一个个焕然一新的书屋为像小彬这样的留守困境儿童点亮了成长的“灯塔”。

  为孩子们打造专属“成长小天地”

  “土豆娃娃焕新屋”项目是东西部协作下的

  成果,项目资金由山东省青岛市慈善总会及爱心企业捐赠,定西市妇联具体组织实施,旨在帮助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临洮县、渭源县的留守困境儿童改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们拥有独立、安全、良好的学习空间,促进儿童健康茁壮成长。

  据了解,在陇西县,县妇联、巩昌镇妇联组织各村(社区)妇联主席、妇联执委深入走访辖区内的困难家庭,按照“走访调查—入户交流—综合评估”三个步骤,遵循“简洁朴实、切合实际、个性定制”原则,为项目家庭打造属于儿童自己的“筑梦空间”。项目实施中,各级妇联干部化身“爱心设计师”,从测量规划到家具摆放、墙面整修、生活用品配置等各个环节,力争让每个角落都兼具实用与温馨,为孩子们打造专属的“成长小天地”。

  在另一个项目实施县临洮县,考虑到每个家庭的房屋结构、经济状况以及孩子的不同特点,县妇联联合施工企业为每个家庭量身定制“一户一策”的改造方案,工作人员对每一个环节精雕细琢,力求让每一个房间都成为孩子们梦想起航的港湾。

  “给娃娃配的书桌、椅子、床还有书柜都非常好,还把屋子的墙面都粉刷了,换了新的窗帘,娃娃房间一下子变得明亮了许多,现在娃娃学习的时候不会再受到干扰,可以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写字看书,真是太好了。”小彬的爷爷欣慰地说。

  “三级”妇联联动护航成长

  “以前写作业总是趴在床上,眼睛很累,现在有了书桌,学习起来也舒服多了!”置身于焕然一新的书屋,小敏脸上写满了喜悦和兴奋。

  据悉,在项目实施中,定西市建立了“市级统筹+县级主责+村级落实”三级联动机制,同时结合“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发挥“土豆妈妈”力量开展入户走访和需求摸底,累计入户摸底273次,覆盖4县区15乡镇2个街道办,通过实地勘察、家庭访谈、邻里印证等方式进行排查摸底,经县乡两级联审、市级抽检复核,最终确定126户改造对象。

  项目秉持“安全优先、环保达标”原则,针对房屋存在的电路老化、墙面渗水等安全隐患,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如增设防滑地板、护眼照明等细节。通过三方询价选定优质施工单位,严格验收标准,确保126间“焕新屋”达到“安全、明亮、温馨”的标准。

  项目还建立了质量监督回访机制,项目县区每季度将对改造房屋进行全面检查,保障居住环境安全舒适。同时,积极开展“梦想分享会”等特色活动,鼓励孩子们勇敢分享梦想与成长经历,增强自信心,全方位助力留守困境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真正让“梦想小屋”成为孩子们追逐梦想的温暖港湾与成长加油站。

  据悉,目前“土豆娃娃焕新屋”项目126户实施家庭项目已经全部竣工并启用。

  定西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土豆娃娃焕新屋”项目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房屋改造,也是妇联组织聚焦“急难愁盼”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爱的传递和希望的播种。下一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将持续发挥“联”字优势,广泛凝聚社会力量,用爱护航留守困境儿童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追梦路上闪闪发光,书写人生精彩篇章。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土豆娃娃”书屋的专属改造之旅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2025-05-19 2 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