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家庭服务制度机制托举万家幸福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系列报道之三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亚菲

  家庭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面对生育支持、托育服务、儿童关爱等民生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做实做细全国妇联通过托育服务提质、巾帼家政拓面、爱心妈妈关爱服务等举措,推动家庭服务从零散供给转向体系化覆盖,从政策倡导升华为治理实践。家庭服务制度机制的不断完善,正成为激活基层治理效能、托举万家幸福生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根基的重要引擎。

  深化支持 普惠托育服务让幼有善育

  托育服务关乎万家幸福。全国妇联带动各级妇联以落实国家生育支持政策为导向,将托育服务深度融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及“两纲”示范创建,推广“爱在开端”科学育儿模式,通过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点、标准化师资培训等举措,着力破解“带娃难”,让优质普惠托育服务惠及更多家庭。

  在全国妇联指导下,受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委托,中国儿童中心牵头研究制定国家《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梳理形成托育服务质量建设的7个关键方面108条建设要点,为促进全国托育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依据。

  去年,全国妇联充分发挥自身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积极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建言献策,在13省市251个社区探索儿童早教指导服务模式,帮助减轻家庭育幼负担,助力新生育政策有效落实。

  为帮助妇女和家庭缓解焦虑、减轻负担,全国妇联在251个村(社区)深化实施新一轮“爱在开端”家庭科学育儿支持项目,推广入户指导、亲子活动等早期育儿指导模式,提升科学育儿水平。

  河南省郑州市妇联把“爱在开端”项目点分别落户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中原区秦岭路街道锦艺东社区。组织志愿者通过开展家庭亲子游戏、亲子阅读、婴幼儿照护等服务,切实打通联系服务0—6岁婴幼儿家庭的“最后一公里”;福建省古田县妇联举办“爱在开端”0—6岁婴幼儿健康关爱巾帼志愿服务行主场活动,举办科学育儿讲座、开展义诊等,助力提升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吸引了百余名各年龄段儿童和家长参加……

  在全国妇联的带动下,各级妇联组织因地制宜,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为托育服务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科学“照护难”问题,申请省级示范性托育服务项目,成立全省首家省级公办托育机构,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制、半日制、临时制等托育服务。

  江苏省常州市成立首家托育行业妇联——天宁区托育行业妇女联合会,提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机构共56家,托育服务行业全职从业者约450人,其中90%以上为女性。浙江省杭州市举行“5·15国际家庭日”暨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发布全省首个婴幼儿照护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

  这些实践探索,正成为助推家庭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提质扩容 擦亮家政服务“金字招牌”

  巾帼家政服务关系千家万户“一老一小”照护期盼,更是妇女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国妇联以“增供给、提质量、进社区”为导向,通过标准化培训体系、全链条信用监管、社区服务网点下沉等举措,持续擦亮“金字招牌”,让“请得到、用得起、放心用”的优质服务惠及更多家庭。

  近年来,全国妇联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携手,推动家政服务业蓬勃发展。以贵州“黔灵女”、河北福嫂、甘肃陇原妹、安徽皖嫂、山东“阳光大姐”等为代表的靠得住、叫得响、有特色的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在引领地方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巾帼家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妇联制定出台《巾帼家政服务机构评价》团体标准和全国巾帼家政品牌标识;“一地一品”建设全面开花;建立巾帼家政社区服务站点1.58万个;年培训从业人员100多万人次。

  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推动巾帼家政服务职业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广大妇女就业创业,使这项可及可感的民生服务惠及更多妇女和家庭。

  广州市妇联逐步建立起针对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标准化管理模式。通过推广实施“安心服务证”项目,收集归纳从业人员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实现培训、考核、发证一体化,做到“一人一码一证一档”上岗。

  河北省加快推进“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将新建100个“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分层分类对家政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家政服务人员等进行培训,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全省计划培训妇女12万人,培育五星级“河北福嫂”300名,引领6万名妇女在家政领域就业。

  2025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妇联办公厅等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的通知》,决定自2025年至2027年组织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面向有家政领域就业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和已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广泛开展家政领域相关职业(工种)技能培训,每年培训150万人次。

  下一步,全国妇联将为更多女性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为推动巾帼家政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做实做细 推动关爱工作更精准规范

  儿童的健康成长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全国妇联积极开展爱心妈妈关爱结对工作,做实做细服务,推动关爱工作精准规范、长效落地,全力实现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服务广覆盖。

  全国妇联编印《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工作指导手册》《爱心妈妈关爱服务问答》《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工作材料汇编》,举办全国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工作示范培训班,面向广大基层妇联干部、执委和爱心妈妈代表,组织以思想引领、关爱服务、家教指导、心理辅导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带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广泛开展专题培训。

  在全国妇联的引领带动下,各级妇联组织凝聚力量,积极推动各地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工作。

  贵州省妇联积极争取省委重视支持,构建“党政领导、妇联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关爱服务机制,推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可感可及。重点将爱心妈妈工作纳入省未保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探索分级关爱有效模式,逐步扩大关爱覆盖,提升服务质效。

  湖北省把爱心妈妈关爱服务作为品牌工作写入《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推动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整合队伍、阵地、项目等资源,实施“彩虹行动”“心手相牵 筑梦楚天”等公益项目,以小温暖传递大爱心。

  黑龙江省建立“周联系、月走访、季陪伴、年圆梦、恒守护”关爱机制,辽宁省打造“向阳花学堂”,江西省打造“亲情连线志愿服务品牌”……各地不断创新探索,汇聚爱心力量集结守护,共同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面向未来,全国妇联将始终把做好家庭工作作为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从政策保障到服务优化,从民生关切到机制创新,将家庭服务嵌入社会治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温暖坚实的民生根基。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完善家庭服务制度机制托举万家幸福 2025-05-20 2 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