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魏锦,医学博士,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党支部书记、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全科基地主任。今年获得天津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
在魏锦二十多年的从医岁月里,一位晚期肺癌独居老人的经历成为她记忆中最深刻的片段。当时,多家医院都判定老人仅剩3个月的生存期,面对这样的“宣判”,魏锦和团队没有选择放弃。她们采用姑息治疗,尽力缓解老人的疼痛,还联系社区志愿者,每天陪老人聊天、晒太阳。奇迹就这样发生了,老人又顽强地生活了两年。临终前,老人紧紧拉着魏锦的手,满含感激地说:“这两年,你们让我活得有尊严。”
亲历了无数生命故事,魏锦越发明白,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守护生命的质量与尊严,让患者在有限的生命里,感受到温暖与尊重。
守护生命尊严,传递温暖希望
“医生这个职业很特殊,我们总是在人们最脆弱的时候出现。每当我感到疲惫,就会想起患者看我的眼神,那种‘你是最后一道防线’的托付感,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魏锦感慨道。
十几年前的一个急诊室里,一位眉头紧锁的农民工,带着小女儿冲进急诊室,他捂着胸口,看起来十分难受,可兜里只有200多元钱。魏锦没有犹豫,马上为他垫付了检查费。迅速检查后,这位农民工兄弟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经过紧张地抢救,患者转危为安。
从那以后的每年春节,魏锦都会收到患者女儿寄来的新年卡片。后来,女孩考上了医学院,还给她发来微信:“我想成为您这样的医生。”从这以后,支撑魏锦的,除了职业成就感,更多的是与患者生命共情的能力。
探索全科医学破局之道
在专科诊治高度精细化的今天,日常临床生活中医生经常会遇到患者初始症状指向疾病不明确的问题,反映在病人身上则表现为辗转就诊,不知道挂哪个科看病的情况。
作为天津首家全科未分化疾病门诊发起人,魏锦立足解决病人的这一烦恼。未分化疾病是指医学上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或指疾病早期尚未明确归属某一系统的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包括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不典型、检查结果不明确,并且可能伴有心理问题。
2020年9月,魏锦在本院创建发展全科医学科,建章立制,成立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全科医学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他们收治大量全科未分化疾病和多病共存患者,涉及内科、外科、眼科、超声科、介入科等诸多科室,成功救治了多例复杂疑难杂症患者。收治病种由2018年的19种发展为2023年的71种,收治患者数由2018年的509人上升至2023年的1093人,临床医疗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每个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治疗方案也是个性化的。”魏锦介绍说,在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需求后,未分化疾病门诊的专家会为患者量身定制一套符合其身体状况和期望的治疗方案。这种个性化治疗策略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增强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魏锦所在的全科未分化疾病门诊开诊一年以来,接诊人数已上千人。通过全面、细致地诊疗,很多以症状或不明原因疾病就诊的患者得到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从破茧时刻到双重担当
魏锦坦言,自己也曾因为过度追求技术精进而陷入职业倦怠,但总有一些特殊的时刻,像破茧一样,督促她在蜕变中重新绽放。
2020年寒冬,魏锦带领团队抢救一名突发心搏骤停合并重症新冠感染以致“白肺”的中年男子。这一次,她是以党支部书记和学科带头人的双重身份,直面生死考验。
当时,病房里监护仪刺耳的警报声、家属失控的哭声,还有年轻医生无助的表情,无一不撞击着她的神经。魏锦必须把控全局,既要快速组建多学科联合救治小组,又要稳定团队的情绪,还要安抚家属。当患者的心率恢复正常、血压稳定时,魏锦的白大褂早已湿透。让她感动的是,党支部的同事已经默默为患者无助的爱人准备了热粥。
“这样惊心动魄的抢救,或许就是对‘破茧’最好的诠释。”魏锦说,当医者的仁心与党员的初心实现双重蜕变,就能为更多生命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