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李熙爽
在哈尔滨锅炉幼儿园门前,“6个月就能上托育”的条幅格外显眼。“只要机构专业,年龄不是问题。”家长宋晶慧高兴地说,“专业托育真是帮了大忙,既能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养育照护,又能让家长安心打拼事业,可谓‘上班、看娃两不误’。”
托育是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议题。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积极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更将“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列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目前,全国有1300多个县(市、区)出台了托育机构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支持措施,努力让广大婴幼儿家庭“托得起”“托得好”。
开展普惠托育,让幼有所育
家住哈尔滨市平房区的王玉,是一名“二孩”妈妈。近日,她正在为两岁的孩子寻找托育机构。
5月15日,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新伟托育服务中心的“开放体验日”,王玉和附近的家长相伴而行,在托育中心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参观。
“活动室墙面软包,边角也包上了五颜六色的防撞海绵。”“寝室内有供孩子午休的小床,低矮、稳固,生活环境安全又温馨。”……认真了解过园区的各处细节后,王玉有些动心:“中心设施安全、环境舒适,而且这是一家公办普惠托育中心,我们托得起、托得放心。”
“推进普惠托育服务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处处长王刚介绍,近年来,黑龙江通过健全“1+N”托育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目前,全省已建成5个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还通过举办公办托育机构、幼儿园“托幼一体”服务、用人单位办托、培育市场主体和探索家庭托育点等,发展多种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家庭托育需求。
不仅是黑龙江,全国各地都在对普惠托育进行积极探索。浙江在全省33个县(市、区)开展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工作,有力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山东突出分类施策,扩大服务供给,支持243个普惠托育发展项目;江苏积极推进“一街道一乡镇一普惠”,累计建成省级普惠机构551家、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130个……如今,普惠托育政策已在大江南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提供优质服务,让幼有善育
彩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得格外干净,淡紫的丁香掩映着古朴的红楼,这里是哈尔滨锅炉幼儿园的运动场。
音乐声响起,又到孩子们运动的时候了。看着女儿快乐的背影,宋晶慧再一次感慨:“托育中心,真是来对了!”
为了给职工提供“带娃上班”的便利,哈电集团成立托育示范中心,由哈尔滨锅炉幼儿园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托育中心设立了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等9个班级,共计150个托位。
宋晶慧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托育中心不仅提供生活照料、习惯养成等服务,还围绕孩子们的发育、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测评。“老师会针对孩子的测评结果,制定个性化托育方案,帮助孩子们补短板。”在老师的悉心看护下,原本贫血的元宝逐渐恢复健康、口齿不清的子轩表达越来越流利……“我们要用优质的服务,护航孩子们健康成长。”幼儿园园长王梅表示。
提供优质服务,让幼有善育,这份期盼正在全国多地成为现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中医综合诊所,引进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保健医,为孩子们提供小儿理疗等健康服务;深圳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通过AI智慧系统,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方便家长查看孩子们的日常动态;山东泗水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将育儿跟儒家文化相结合,运用故事讲述、环境熏陶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儒家文化……
“发展托育服务,安全优质是最核心、最根本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公益机构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托育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建立完善托育服务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确保婴幼儿安全健康,让广大育儿家庭放心送托。
创新工作思路,让幼享优育
托育服务不仅要提高质量,还要精准发力。为此,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出台支持措施,助力幼享优育。
南京建邺高新区管委会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的办托模式,由园区策划出资、区属国资集团运营管理、市级机关幼儿园负责教学教研,将公益性、专业性和市场化充分融合。目前,共建成9家连锁托育园,从4个月龄段开始收托,入托率100%。
西安全力推进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根据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现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工作,在社区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科学规划布局嵌入式服务设施。
济宁深化医育结合,14家医疗机构发挥专业特长开设发育迟缓婴幼儿托班,提供早期康复照护,百余名婴幼儿受益,努力做到普惠托育服务“一个不能少”。
婴幼儿成长牵动人心,对托育服务的探索不会停止。接下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围绕机构管理、规范服务、医育结合等方面,着力提升托育服务安全性和规范性,让万千家庭“托得了”“托得起”,更要“托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