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5月18日,在北京市潞城全民健身中心,“爱在京城 悦动健身”——“幸福联线”全国示范交友联谊活动现场,500余名单身青年在花滑世界冠军庞清、佟健夫妇的幸福故事分享中开启“破冰”互动。从最初的羞涩不语到逐渐相聊甚欢,再到大方地在镜头前比心,在5.2公里健步走中,青年们经历着各种有趣的互动。
自2024年全国妇联“幸福联线”交友联谊品牌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已开展万余场活动,吸引超150万人次青年参与。以“幸福联线”为契机,各地妇联组织不断创新婚恋服务形式,丰富活动载体,为青年男女婚恋交友搭建平台。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集体婚礼等活动,弘扬新时代婚恋新风,引导适婚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今年“5·20”期间,各地妇联同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幸福联线”活动,从北国边疆到江南水乡,从甜蜜感爆棚的联谊交友到各具特色的集体婚礼,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婚恋新风在心与心的碰撞中深入人心。
多元场景激活青春“缘”动力
在上海市金山区妇联举办的“爱在湾区幸福联线”——金山区“茶香蜜语”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中,近100名单身青年手持“交友打卡护照”,通过趣味任务探索金山文旅资源,开启了湾区寻爱之旅。活动巧妙地将金山特色茶文化与交友活动相结合,既宣传了当地文旅资源,又为单身青年提供了沉浸式交友体验。这种“文旅+”的活动形式,不仅拓展了交友的场景和内涵,也为青年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交友渠道,让婚育文化成为吸引人才的“软实力”。
5月18日,在“幸福联线 乡见未来”厦台青年交友活动中,近400名两岸单身青年、婚姻家庭代表及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两岸青年在文化与情感交融的温馨氛围中邂逅幸福。
南宁市妇联倾力打造的公益交友品牌活动“幸福联线——‘益’起牵手全城热恋”活动,则将公益元素融入其中,引导青年在追求爱情的同时,关注社会公益事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甘肃皋兰县的“团缘之恋”活动将文明婚俗宣传融入趣味游戏。30名青年在“抵制高额彩礼”倡议书上签名,妇联干部现场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婚姻始于爱,家风重于礼”。
在江西南昌九龙湖,“幸福联线·桨你连心”活动让50名单身青年在桨板运动中碰撞火花。水枪大战与“默契漂流瓶”游戏打破隔阂,最终3对青年成功牵手。
江西省妇儿中心负责人表示,将探索更多户外联谊模式,让青年在自然氛围中建立情感联结。
从北京的运动联谊到南宁的公益相亲,从宁夏的“牡丹为媒”到甘肃的“聚爱暖家”,各地妇联组织突破传统相亲模式,将婚恋服务与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移风易俗深度融合,不仅为青年搭建了真诚交友的平台,更通过非遗体验、文化传承等形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着“重情轻礼”的文明婚恋观,既回应了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也为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提供了生动实践,让婚恋新风真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青年生活。
集体婚礼诠释文明婚俗新内涵
5月18日,2025年江苏青年公益集体婚礼和青年联谊交友活动在南京宪法公园举行。来自科教、医疗等领域的52对新人身着华美汉服,依古制行却扇礼、合卺礼、结发礼、三拜礼,展现中华婚俗文化的隽永魅力。
“新人们在宪法公园立下誓言,更赋予了这份爱情法治的守护,让爱更加坚实而长久。”近300名单身青年现场观摩集体婚礼并参加联谊交友活动,共同见证传统与时尚交融的甜蜜瞬间。
5月19日,重庆来福士洲际酒店,一场特别的集体婚礼在“云端”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情侣通过体验传统拓印、非遗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感受别具特色的“中国式浪漫”。
在广东惠州东江畔,百对新人身着宋制婚服行合卺礼。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将民法典婚姻条款解读融入仪式,新人签署的婚书特别注明“共担育儿责任”。来自加拿大的新娘莎莎感叹:“中式婚礼让我更懂中国家庭观念。”
在山东日照的“海誓山盟”集体婚礼上,新人们乘坐“520喜事专线”公交车抵达现场。东港区“囍事管家”志愿者凌晨5点便到场筹备,为新人定制礼服、规划路线。这场“零彩礼”婚礼通过直播吸引超10万网友围观,评论区满是对“简约不失仪式感”的点赞。
新疆富蕴县的“骑行婚礼”更显别致。10对新人以双人自行车为“婚车”,穿越双拥公园接受祝福。据介绍,当地常态化开展“鹊桥”活动,推动婚事简办与家风建设结合,近年已有56对青年通过集体婚礼组建家庭。
各具特色的“幸福联线”集体婚礼,成为新时代婚俗改革的亮丽风景线。这些活动以简约而不失庄重的仪式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并通过共植公益林、宣读倡议书等特色环节,将个人幸福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2025年,全国妇联将继续围绕培育新型婚育文化,组织开展“文旅+”“运动+”等特色交友联谊活动,通过组建公益红娘队伍、提供一揽子暖心贴心婚恋服务等,助力青年拓宽社交圈、树立正确婚恋观。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丰富“幸福联线”活动的形式和内涵,更好地满足青年群体的交友需求。
从全国妇联的顶层设计到基层的生动实践,“幸福联线”正以多元形式回应青年需求。无论是新人共植“同心林”的绿色承诺,还是劳模夫妻“婚姻需耕耘”的质朴寄语,都在传递同一个理念:健康的婚恋观是家庭文明的基石,而万千小家的幸福终将汇聚成新时代的和谐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