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推动妇联工作与城乡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

“一站式”源头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林志文

  近年来,广东省清远市妇联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主动参与构建“党委政府领导、政法委统筹、职能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一站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格局,发挥“四级婚调机构”的作用,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林志文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居民农女士和张某于2011年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两子一女,后因张某怠于工作、长期外出,家庭经济由农某独自承担,两人在相处中时常发生矛盾。农女士认为双方感情已经破裂,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张某离婚,并对孩子抚养权、家庭财产等进行处理。农女士起诉至法院后,佛冈县婚调室的特邀调解员温育红通过走访和调解,了解到双方均表示没有和好的可能,一致同意离婚,对孩子抚养问题也达成一致意见。考虑到三个小孩年龄尚小,在妇联及调解员的建议下,佛冈县法院向农某、张某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督促他们依法履行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把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是清远市法院发出的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也是妇联调解员及时调解基层矛盾、“一站式”源头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缩影。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清远市妇联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主动参与构建“党委政府领导、政法委统筹、职能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一站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格局,发挥妇联力量,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为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巾帼力量。

  基层治理聚“她”力

  近年来,阳山县江英镇妇女议事会的工作有点忙,作用发挥越来越凸显。妇女议事会成员、镇妇联执委、江英村妇联主席黄桥姐介绍,根据全市“网格化”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均被纳入网格员日常排查事项清单。借助网格员提供的线索,妇女议事会成员需要迅速开展调解、维权、监测和干预工作,共同推动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家庭矛盾解决在家庭”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

  据了解,清远市将基层妇联执委纳入网格员队伍,着力构建“妇建+网格”的工作体系。

  在各个综合网格中,近2000名妇联执委兼任网格员或者信息员等多种角色。她们是“信息员”,及时收集并反馈网格内的社情民意,排查不稳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她们是“调解员”,及时调解网格内的矛盾纠纷,对于超出自身职权范围的纠纷,按照相关程序逐级上报反映,并协助做好辖区内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她们是“宣传员”,负责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详细解释各级党委、政府在村(居)的重要工作安排部署,大力宣传村规民约;她们也是“代办员”,为网格内群众代办相关事务;她们还是“遍访员”,深入群众,做到对每家情况底数清、情况明,尤其重点关注生活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及时收集并反馈民情民意。

  “四级婚调机构”善作为

  如何将家庭矛盾解决在家庭?如何“一站式”源头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清远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四级婚调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清远市妇联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为依托,将妇女维权工作融入其中。四级婚调委与综治中心建立了联动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当遇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时,综治中心能够及时将案件分流到四级婚调委进行调解,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各级妇联、各部门充分用好“1+8+85+N”婚调委阵地体系,即以1个市级婚调委,8个县(市、区)婚调委,85个乡镇(街道)婚调委为主阵地,N个婚调室为重要依托,落实婚调家庭矛盾纠纷化解。

  此外,清远市妇联以全市建设县级综治中心为契机,积极推动将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轮驻综治中心,实现阵地共用,做好群众信访接待办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维权个案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社会救助转介、法律政策咨询解答、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清远市妇联建设了3个“舒心驿站”心理关爱平台,推广“妇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模式,链接心理机构和专家志愿者资源,组建稳定的专业团队,同时加强与民政、司法、卫健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困难妇女儿童救助帮扶机制。

  “‘舒心驿站’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清远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以来,3个“舒心驿站”共接访心理咨询案件438宗,个案服务55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103场次,服务覆盖近3万名妇女儿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妇联工作与城乡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的深度融合,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一站式”源头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林志文2025-05-23 2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