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凌漪
“我们辖区有个娃娃突然闹情绪不想上学了,家长特别着急。”几周前,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干部邓羽晨的电话响了,来电的是金果园社区的一名干部。
详细了解情况后,邓羽晨立即联系街道家庭教育指导员,上门为这个孩子提供“一对一”心理指导。她还将具体情况反映至江北区妇联,区妇联马上联动街道干部、民警等上门走访,耐心开导孩子,如今,这个孩子已经正常返校上课。
这只是邓羽晨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石马河街道负责关工委、群团工作的干部,她干劲很足。可在两年前,她却被各种报表所困扰。
“以前每年要处理年报、月报、周报100多张,”邓羽晨坦言,有些信息因为部门之间缺乏统筹,重复报送;有时候要得急,前一天晚上通知,第二天一早就要上报;还有的传了电子版后,还要提交纸质版,需要签字、盖章,送表格来回跑,占用不少时间,耗费很多精力。
石马河街道辖区面积13.67平方公里,下辖20个社区,9万户20.04万人,常住人口多,安置小区多,重点人员多,社会矛盾多,街道基层治理中心干部胡欣介绍,据统计,以前街道月均处理表格高达108张,基层干部平时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填报表格上。
转变发生在2024年初,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报表填报多,加重基层负担问题,重庆市开发了“一表通”智能报表应用,运用系统思维,通过数字化方式,打破“数据壁垒”,将分散在各镇街、区县、市级各部门的业务数据、统计数据进行分类梳理、实时归集、动态更新,形成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领域标准化台账,让数据多跑路,基层少报表。
依托台账这一“数据池”,各部门随时可以按需取用数据,只需输入需求信息,即可自动生成相关报表,针对临时性、紧急性的数据需求,也可实现报表准入、一键下派、智能填报,部门高效派单、街镇快速响应,大大减少了“多头要报表数据”的基层烦恼。
“以往仅向区妇联报送的就有困难妇女、困境儿童和妇女低收入情况、居家就业情况等报表。”邓羽晨说,现在这些信息都有了台账,只需输入相关信息检索,就能自动生成相关报表,节约出的时间则走到群众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不仅如此,“一表通”应用中的统计分析等功能,还将“表表册册”变为了服务决策的“辅助工具”。
“前期,应用‘一表通’低保台账,通过筛选18至50周岁就业年龄段人群,我们发现景园社区一名低保户大学毕业生未就业。”石马河街道基层治理中心负责人王鹰介绍,“基于这一情况,我们靶向开展政策宣传、送岗上门,社区精准推荐岗位,帮助其成功就业,脱离低保。”
据悉,当前,“一表通”已在重庆全市有基层报表需求的市级部门、41个区县、1031个镇街、9892个村(社区)全面推广应用,与基层智治平台初步贯通融合,实现以数字化转型助推基层减负赋能。
数据显示,“一表通”投用后,基层报表数量、处理报表时间和参与报表工作人员均实现70%及以上缩减,镇街整合干部下沉到民生保障等工作一线开展为民服务、解决企业难题,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群众安全感持续保持高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