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

打造“幸福家”品牌 共筑万家安康路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海南省三亚市妇联组织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通过构建“1+5+N”三级服务网络、培育专业人才队伍、深化协同育人机制等创新举措,全力打造具有三亚特色的“幸福家”品牌工程。开展“百课讲堂”、鹿城故事会等公益活动678场,惠及家长29.6万余人次;举办困境儿童亲子家庭研学等活动701场,惠及16万余人次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近日,由海南省三亚市妇联主办的2025年三亚市百万家庭共成长家庭教育社区乡村行“百课讲堂”公益品牌活动暨护苗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据介绍,该市2025年“百课讲堂”将新增家庭教育“直通车”“云课堂”等特色服务,通过创新家庭教育服务形式,实现全方位育儿指导。

  近年来,三亚市妇联组织积极作为,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通过构建“1+5+N”三级服务网络、培育专业人才队伍、深化协同育人机制等创新举措,全力打造具有三亚特色的“幸福家”品牌工程。

  完善体系,扩大覆盖,织就家庭教育服务网络

  2023年,三亚市妇联联合13个部门出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构建“1个市级指导中心+5个区级中心+154个社区家长学校”的三级网络,标志着全市家庭教育服务迈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新阶段。

  2025年,三亚市妇联实施“鹿城椰芽”家庭教育普及计划,以天涯区金鸡岭社区、吉阳区海罗村社区家长学校为试点,开展“爸爸的浪花时间”“隔代教育智慧课堂”等特色家庭教育活动并开通热线,构建“15分钟家庭教育服务圈”。

  在深化协同育人上,三亚市妇联联合市教育局在多所学校开展试点工作,位于偏远地区的梅山中学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梅山中学引入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支持,主导构建“学校—政府—社会”协同机制,联动市妇联等多方力量开展心理主题讲座。在专业团队的持续服务下,梅山中学学生的中考平均成绩从2020年的220.5分一路跃升至2024年的501分,排名跃升至全市中上等水平,成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标杆,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也大幅提升。

  丰富活动,呵护成长,点亮家庭文化之光

  开展“百课讲堂”、鹿城故事会等公益活动678场,惠及家长29.6万余人次;举办困境儿童亲子家庭研学等活动701场,惠及16万余人次……

  近年来,三亚市妇联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有力推动了家风建设。

  在营造文化环境方面,三亚市妇联去年常态化开展“八个一”宣传教育活动。6月至10月举办的“小手拉大手,廉韵润初心”清廉家风主题文艺汇演巡演活动备受关注,5场活动吸引2800余名亲子家庭成员现场观看,线上观看人数超40万人次。

  三亚市妇联还结合“护苗专项行动”,创新“巾帼红+检察蓝”司法联动模式,推动家庭教育指导与司法救助融合。联动向罪错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送达“督促监护令”,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共发起社会调查345人次,发出“督促监护令”203份,提供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1718次。

  此外,三亚市妇联开展防性侵、防欺凌等普法宣教活动千余场,编印宣传手册5.35万份,并组织女律师宣讲团开展法律宣讲活动84场。市妇联还创新青少年法治宣传模式,联合多部门编排典型案例剧本,开展“模拟法庭进校村”等宣教活动29场,惠及2000余人次。

  多彩公益,精准帮扶,传递温暖守护希望

  未成年人小刚因家庭原因和学业压力辍学,还频繁打架斗殴,与父母关系紧张。三亚市妇联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评估与辅导,以家庭干预搭建亲子沟通桥梁,并联合学校提供职业指导和个性化教育支持。通过多次一对一沟通,小刚逐渐认识了错误,与父母的关系得到了改善,也有了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摆脱不良行为,成为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青少年。

  近年来,三亚市妇联积极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全市招募421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399名困境儿童,开展关爱服务活动404场。

  三亚市妇联及各区妇联还在假期为儿童送去各类公益课程和特色托管服务。崖州区依托“儿童之家”开展暑期公益服务活动,吉阳区举办“亲子种植+”周末开心农场活动,天涯区联合举办暑期托管班,惠及千余户亲子家庭,解决家长托管烦恼。

  三亚市妇联在家庭教育工作上持续努力和创新实践,多维度促进了家庭和谐与儿童健康成长,为三亚市社会发展注入了温暖而强大的巾帼力量。“未来,市妇联将继续深化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让更多家庭受益。”三亚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打造“幸福家”品牌 共筑万家安康路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2025-05-26 2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