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藏着秘密!同学们查收3个成长锦囊

□ 田恬

  □ 田恬

  2025年高考结束,作文题又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中小学生,当看到这些题目时,能发现哪些藏在作文题目里的秘密,该为未来做哪些准备?想要在以后的考试中写出好文章,咱们得从现在就攒好这三个超有用的成长锦囊!

  多阅读

  做装满故事的“文化百宝箱”  

  全国一卷的作文题选了老舍《鼓书艺人》里的说书故事,还有艾青《我爱这土地》的诗歌。如果不了解抗战时期那些英雄们的故事,可能连材料在讲什么都搞不懂。这就像玩拼图游戏,缺少了历史和文学的部分,根本拼不出完整的画面。

  所以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不能只看课本里的文章,课间休息时可以翻开《论语》看看孔子和弟子们的有趣对话,周末窝在沙发上读《红楼梦》里大观园的热闹故事,甚至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奋斗的经历,都能让我们的脑袋里装满素材。

  偷偷告诉你们一个小妙招:每次读完书可以做一张“文化藏宝图”,把书中喜欢的句子、人物故事画下来,再写上自己的小感想。比如读《三国演义》时,在“藏宝图”上画个关羽的画像,旁边写上“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再贴上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这样坚持下来,你们的脑袋就会变成一个超级厉害的“文化百宝箱”,写作文时随手一拿就是生动的素材!不只是读书,平时去博物馆看到兵马俑时,听听秦朝的历史;当爷爷奶奶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时,记下这些珍贵的生活片段,这些都是丰富文化底蕴的好方法。

  多观察

  练出“火眼金睛”看时代  

  今年全国二卷的作文题让我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北京卷还拿跑步时的“极点”现象打比方,问我们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些题目就像在说:“快看看你们身边的世界!”如果同学们整天只知道背公式、做习题,连最近科学家又发明了什么神奇的机器人都不知道,那写起作文来肯定像没米下锅一样发愁。所以从今天起,咱们可以定个“新闻闹钟”,每周看看《新一代》周刊,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聊聊最近的热点事件,积累新闻素材。

  比如前几天看到“人工智能机器人学会画画”的新闻,可以想想“如果机器人画的画比我还好,那人类的创造力该怎么发挥呢?”再比如看到小区里的垃圾分类箱,想想“为什么要分这么多类?这样做对保护环境有什么好处呢?”把这些想法记在“时代观察本”上,就像收集闪闪发光的小珠子。写作文时,把这些珠子串起来,比如写“我的梦想”时,就可以说“我想发明能自动分类垃圾的机器人,就像最近新闻里说的AI技术一样,用科技让地球更美丽”。这样的文章是不是既新颖又融入了自己的思考?

  同学们还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看问题,像语文课上学的描写方法可以用来写新闻里的感人故事,科学课上学的知识可以用来分析科技热点,这样一来,我们看世界的眼睛就像戴上了“超级望远镜”,能发现好多藏在生活里的写作宝藏。

  多思考

  长出“会思考的翅膀”  

  上海卷的作文题最有意思,让大家聊“专”“转”“传”这三个字,从专业文章想到传世文章。这就像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魔法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全靠我们自己去发现新想法。可要是平时总等着老师告诉我们“这个题该这么想”,那遇到这种题目肯定会抓耳挠腮。所以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打破砂锅问到底” 的习惯。比如数学课上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咱们可以自己拿纸剪三个角拼一拼,看看是不是真的;语文课学古诗时,想想“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不是还有别的心情没说出来呢?”

  给大家推荐一个“思维蹦床”游戏:每天选一个小问题,像“为什么树叶秋天会变黄”“要是没有手机,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然后和爸爸妈妈或者同学一起讨论,看看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答案。在写作时,咱们也可以试试“不走寻常路”。比如写“我的老师”,不一定要写老师怎么讲课,可以写老师偷偷在教室放了一盆多肉植物,每天浇水时认真可爱的样子;写“难忘的一天”,不写去公园玩,而是写自己第一次给流浪猫做窝的经历。别出心裁,写出来的文章会让人眼前一亮。

  看完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不是对未来的挑战有了一些努力的方向?从今天起,同学们就瞄准这三个小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说不定下次写作文时,你就能突然发现:“哇,原来我已经变得这么厉害啦!”

中国妇女报新一代周刊 1高考作文题藏着秘密!同学们查收3个成长锦囊 □ 田恬2025-06-15 2 2025年06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