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三家村女支书张桂芳

用青春绘就党旗下的“多彩答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雅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雅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三家村的富硒小米,颗粒饱满、煮粥回甘……”镜头前,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姑娘娴熟地介绍着农产品,身后的彩虹墙绘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这名卖货的姑娘是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桂芳,一位从城市回归乡村的28岁女共产党员,她用三年时间将负债百万的穷山村打造成网红“彩虹村”,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当“第一个回村的大学生”

  2021年春天,24岁的张桂芳作了个让亲友不解的决定:放弃天津的工作,回村参加“头雁回归”竞选。

  “我是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更应该回来为家乡做点什么。”面对村集体百万债务和破旧村貌,这位年轻党员带着“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全票当选村支书兼村主任。

  上任伊始,张桂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党建。“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带着“两委”班子挨家挨户走访,把31名党员凝聚成“先锋服务队”,谁家有困难、哪里有纠纷,党员就出现在哪里。村民张有明至今记得:“小芳书记刚来时,天天蹲在村口跟我们拉家常,问我们最盼啥。”

  盼什么?盼路不泥泞、盼房不漏水、盼口袋鼓起来。

  面对村集体高达百万的债务,张桂芳勇敢担起了三家村“强村富民”的重任,村民们感动地说:“她不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却是第一个回村作贡献的大学生。”

  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张桂芳带着班子绘就发展蓝图:先改村容,再找产业。

  2021年3月,张桂芳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广大党员清出房基地4000余平方米,邀请画师用樱花粉、芥末绿、雾霾蓝这些洋气的色彩取代了“素瓦、裸墙、灰屋顶”,将黄土墙变成“彩虹画卷”,点燃了全村人的憧憬、希望。

  “一开始有人质疑,觉得是在花钱搞‘花架子’。”张桂芳笑着说,“当第一波游客扛着相机进村时,眼睛都亮了。”如今的三家村,网红打卡点年均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

  2021年“7·20”河南特大暴雨突袭,张桂芳住进村委会,和村“两委”成员走街入户进行巡视,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把群众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暴雨过后,张桂芳先后争取了近400万元的公益物资、“留心河”灾后重建资金24万元、“幸福计划”项目,帮助全村渡过难关。

  上任四年多来,张桂芳还为村里争取到2000余万元森林乡村建设项目、抗旱减灾项目修建资金,为村里修坑塘、铺管网、硬化道路。如今的三家村,污水管网全覆盖,坑塘变身景观湖,入夜后路灯照亮了每条胡同。

  “指尖经济”里的乡村振兴

  “光靠颜值不够,得让农产品‘走出去’。”2023年,张桂芳盯上了短视频。她顶着质疑建起直播基地,注册“97村长小芳”抖音号,首播视频登上抖音热搜榜,12小时内涨粉10万。

  如今,张桂芳累计直播96场,卖出5.1万斤蜜本南瓜、富硒小米,带货金额达53万元,村集体经济盈利22万元。为提升品质,她盘活了三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完善制度、整合资源的方式统一种植标准。

  三家村还在2021年与鹤壁市淇花集团形成村企联合,联名打造三家村专属花生油,为村集体创收6万元;回引乡贤流转土地100亩种植谷子,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引进润丰农业种植蜜本南瓜,带动弱劳动力就业30户,户均增收5800元。

  在张桂芳的带动下,村里成立“新农人直播学习小组”,50多岁的妇女也学会了拍短视频,乡村生活成了“流量密码”。

  “党建不是虚的,是要让群众看见实效。”张桂芳创新线上党建,在直播间宣讲政策,用短视频展示党员服务。她还牵头成立“巾帼兴粮小分队”,组织妇女学习科学化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能,让30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今的三家村,村集体年收入从负债百万到盈余30万元,先后获评“河南省五星支部”“2024年度全市高质量发展‘五强’村”。张桂芳也先后获得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鹤壁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但她最欣慰的是村民那句“这闺女真中!”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群人的梦。”站在村头的彩虹墙前,张桂芳眼神坚定,“作为年轻党员,我要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飘得更高,让乡亲们的日子像彩虹一样更加多彩。”

中国妇女报要闻 1用青春绘就党旗下的“多彩答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雅2025-06-30 2 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