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着力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一朵“金花”富了乡亲美了山村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 李娟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 李娟

  “村里家家都种金银花,我家种了5亩,一年至少能摘三茬,现在我们正在摘二茬花。”周小晖边摘花边说,“早上摘的花,中午就能变成现钱。”

  盛夏六月,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李家店乡的田野间,金银花香飘四溢。李家店乡三湾村村民周小晖俯身于花丛中,手指跳跃间,一撮撮金银花落入篮中。

  据了解,近年来,通渭县抢抓全省“打造中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全市“加力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机遇,着力推动包括金银花在内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走出了一条由试验田种植到规模化种植、粗加工到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到广阔市场营销的发展模式。

  李家店乡是通渭县金银花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每年盛夏,15万亩金银花迎来采摘期。和其他村民一样,周小晖和丈夫每天都在金银花地里忙活,为了管护好金银花,她和丈夫从剪枝、施肥到摘花,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最好的年份一亩能收入四五千元。”周小晖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自从地里种上了金银花,实实在在的收益,让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2017年,通渭县在姚川村试点种植500亩金银花,63岁的张银巧敏锐地抓住机遇,率先种了3亩。几年间,张银巧凭借勤劳肯干和善于钻研,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4亩,她也迅速成为当地闻名的种植能手。如今,张银巧家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金银花成了她口中“这几年靠得住的支柱”。

  数据显示,今年通渭县金银花鲜花总产量预计4.5万吨,种植环节产值9亿元,总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23万人参与种植,人均收入超3000元。一朵朵金银花,让妇女们在乡村振兴中找到了自身价值,成为家庭和家乡发展的“顶梁柱”。

  “除了口粮和养牛的玉米,其他田都种了金银花。”“孩子上学、买房的钱,都是靠金银花攒下的。”站在生机勃勃的金银花地里,张银巧满怀希望地说。

中国妇女报乡村振兴 4一朵“金花”富了乡亲美了山村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 李娟2025-06-30 2 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