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建牢织密家事“一类事”纵横网

用心用情用力解好家庭“天大小事”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作为浙江省宁波市唯一开展家事“一类事”综合服务省级试点的县(市、区),自去年11月以来,慈溪市以纵向到底的三级体系、横向到边的部门联动和纵横互联的服务深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广大家庭的“天大小事”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家事受理窗口、家事调解工作室、12338妇女维权中心、心理咨询室、金石榴女律师工作室、木兰天平工作室、家事“共享法庭”……进了“一扇门”,便可享受家事“一站式”服务。

  这里是设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社会治理中心的家事“一类事”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宁波市唯一开展家事“一类事”综合服务省级试点的县(市、区),自去年11月以来,慈溪市以纵向到底的三级体系、横向到边的部门联动和纵横互联的服务深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广大家庭的“天大小事”。

  纵向到底 建立市镇村三级家事“进一门”

  顶着骄阳,李程一边安抚来电人的情绪,一边快步走向她每周三的办公地——慈溪市社会治理中心的家事调解工作室。“我想咨询下,我们夫妻俩要离婚,财产怎么分?”刚一坐定,前来问询的夏女士就向李程说起了自己的诉求。

  作为专职调解员,凭借多年的调解经验,李程一一解答了夏女士心中的疑问,直至其满意而归。

  这样的家事调解在慈溪的市、镇、村三级是工作常态。除了建设市级家事“一类事”综合服务中心,慈溪还在6个镇街建立首批家事服务工作站,在6个村社设立首批家事工作服务点。

  中心、工作站、服务点,三级服务平台各有分工。“我们会根据家事的轻重缓急,将部分案件分解至镇街工作站。”慈溪市社会治理中心负责人徐帅介绍,这样既能防止矛盾纠纷的堆积,又能发挥基层人熟地熟的优势。“工作站像是个中转站,受理上级部门流转、下级网格上报的家事‘一类事’。”

  而较为简易的家事纠纷,服务点则以“娘家人”“村里人”角度参与村社家事“一类事”调解。

  横向到边 建立家事“一类事”多跨协同机制

  与男友分手闹矛盾时,小欣(化名)拨打了110。警察和妇联工作人员晓雨(化名)一同介入后续调解。多次调解下来,小欣渐渐对晓雨产生了信任。“前男友约我今天下午见面。”见面前,小欣将自己的动向告诉了晓雨。晓雨马上警觉起来,联系了派出所民警,两人一起赶往现场,并在男方身上搜出了管制刀具。

  “很庆幸那天给晓雨发了消息,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小欣心有余悸地说。

  妇联与公安联手,开启家事风险预防模式。为建立部门间数据共享,最大限度从源头上防止家事纠纷引发“民转刑”“民转命”案件,慈溪市妇联与市公安局聚焦家事“一类事”服务情形,共同建立信息互通、会商研判、联动处置等五大机制。

  针对家事“一类事”中涉未成年人案件较多的问题,慈溪建立“妇联+检察院”“花季关护”未成年人协同机制。市妇联和市检察院成立“花季关护·悦家”家庭教育工作室,推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规定落地落实。

  为更好赋能家事调解,护航幸福家庭,“妇联+法院”延伸家事“共享法庭”法律服务工作,聘任8位基层法庭法官为“木兰天平·睦家”法官,为家事“一类事”各工作站、工作点提供家事调解指导服务。“我们跟着专业人员一起调解案件,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巧。”逍林镇妇联主席陈程程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同时,“妇联+司法”合作推出金石榴女律师法律服务,面向社会公布11位女律师个人电话,有需要的家事纠纷当事人可在工作时间随时拨打电话进行即时、多次免费法律咨询。

  纵横互联 深化家事“一类事”综合服务

  “平安直通车来了!”6月30日,一辆搭载法官、检察官、心理医生、家事律师、婚调委调解员、婚姻登记调解员等行政部门力量和社会组织力量的大巴车,来到桥头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开始又一轮的“家门口”家事综合服务,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普法宣传、家事调解和家事培训。

  “为了方便不愿或不方便到市里来的群众,我们将市级资源流动下沉到镇街开展家事综合服务,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扩展。”慈溪妇联副主席马聪云介绍。

  而在群众看不到的家事处置背后,也离不开多部门的纵横互联。当地发布了《慈溪市家事“一类事”纠纷案件流转处置工作规范》,推动家事“一类事”数据一体贯通,实现系统内市镇村三级联动快速响应,形成数据共享、问题排查、处置解决、回访反馈的家事“一类事”闭环体系。

  多部门快速响应、纵横互联,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家事纠纷“有处可说、有门可求、困难有应”,以家庭“小平安”托起社会“大平安”。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用心用情用力解好家庭“天大小事”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2025-07-03 2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