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防范毕业生掉入“就业陷阱”

  □ 魏芳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每逢毕业季,各种就业培训、就业招聘广告铺天盖地,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熟人关系和毕业生急于就业的迫切心情,编造工作机会,虚构就业岗位,设置层层套路,通过“付费内推”“实习生套娃”“虚假招聘”“非法传销”等多种方式,布下陷阱,引诱缺乏社会经验的高校毕业生“踩坑”。种种“求职陷阱”,不仅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更涉嫌诈骗,触犯刑法。

  防范高校毕业生掉入“就业陷阱”需要多方发力。首先,平台的运营商要积极承担起严把关的主体责任,严格审查广告发布者的资质,涉及招聘、培训的必须实名登记,避免无良广告发布者浑水摸鱼,忽悠、坑骗广大毕业生。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对违法者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处罚机制,让不法分子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法律代价”。最后,在学生走出校门前,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必要的法治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防骗知识,强化反诈意识,避免轻易“踩坑”。

  此外,高校毕业生一旦遭遇“就业陷阱”,应第一时间留好证据,主动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或向公安机关报案,切忌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只有平台、监管、高校三方联动,共同发力,高校毕业生擦亮眼睛、积极维权,才能规避“就业陷阱”,从而为广大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清朗有序的求职环境。

中国妇女报权益观察 4多方合力防范毕业生掉入“就业陷阱” 2025-07-08 2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