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智雷 廖华
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便已进入低生育率阶段,总结其低生育率理论和经验研究可为我国应对“少子化”危机提供先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生育率演进特征表现为: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生育年龄普遍推迟以及女性世代繁衍能力减弱。关于低生育率的理论解释,第一次人口转变理论和伊斯特林现代性理论从社会层面论述了现代性发展对生育率的影响;新家庭经济学理论和财富流理论从家庭层面阐释了家庭结构和功能变化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和社会流动性理论从个体层面探究了人们内在价值观变化对个体生育行为的影响。基于现代性理论的经验研究显示,导致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教育改革与人力资本提升、女性地位提高和性别平等、公共卫生与医疗条件改善、新商品涌现与消费偏好变化、风险社会与不确定性增加等。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202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