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团体标准来了

专家:填补行业标准空白,为监管提供依据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凌漪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凌漪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业态,无堂食外卖在各大城市迅速铺开、蓬勃发展。然而,这一模式在给公众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挑战。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团体标准,旨在进一步规范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行为,提升外卖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据悉,该标准是全国首个聚焦无堂食外卖全链条服务的团体标准,并于7月1日起实施。

  《规范》有哪些具体要求?如何破解无堂食外卖监管难的问题?对行业未来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带着以上问题,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全链条监管

  个别无堂食外卖店家经营场所十分隐蔽,店面规模也小,地址和人员变动频繁,且没有顾客现场就餐,怎么保证这类商家的食品安全呢?鉴于此,《规范》对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定。

  《规范》明确了无堂食外卖的定义,即通过网络平台方式接受订单,不具备提供现场就餐服务条件,将食品配送至消费者指定地点的餐饮经营模式。

  《规范》界定了企业准入门槛,明确无堂食外卖商户须具备食品经营许可、明厨亮灶等基础资质,并建立数字化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相比于堂食和传统门店外卖自提,通过互联网点外卖的消费者难以体验外卖门店的厨房环境。对此,《规范》中明确要求,在经营场所方面,商家应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加工场所,且场所布局应合理,视频设施能上网公示食品加工过程。

  此外,在食品加工制作上,《规范》要求商家严格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确保原料来源可追溯、质量安全可靠。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应遵循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等基本原则,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鉴于餐饮外卖服务的交付都由外卖员完成,使得商家难以掌握配送过程和消费者实际体验情况,《规范》关注外卖配送环节,要求加强送餐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和管理,配送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食品不受污染,配送时间应合理控制,保障食品的温度和品质。

  “《规范》对纯外卖餐饮店的准入门槛、经营场所,以及原料采购、初加工、储存、热加工、装袋、 配送等环节进行了全链条梳理。”参与《规范》制定的重庆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张济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团体标准虽然不具有强制力,但能填补行业标准空白,为监管提供依据。”

  扫除安全“死角”

  当前,无堂食外卖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但由于经营者主体责任和相关标准的缺失,部分商家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徐玖平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加强无堂食外卖聚集区食品安全风险监管的提案》。徐玖平通过调研发现,无堂食外卖餐饮店店铺位置偏且价格低廉,主要集中在商业综合体、菜市场及建材市场的一层或负一层等偏僻位置,特别是老旧商业楼等建筑内;店铺规模小且聚集,每家外卖主体的经营面积都不大,通常为小隔间;另外,无堂食外卖店铺人员少且更替快,为降低成本,此业态大多是家庭作坊模式,老板兼任厨师。

  徐玖平指出,无堂食外卖餐饮店存在环境卫生脏乱差、硬件设施难达标、食品安全管理混乱、入网平台审查不严等问题,亟待重视并解决。

  张济东也表示,前期在对30多家纯外卖餐饮店走访后发现,有的店铺在硬件设施、原料采购渠道、加工场地卫生,工用具的一洗二清三消毒、从业人员的健康情况等方面难以保障,容易成为监管盲区,出现“卫生死角”。

  针对这些问题,《规范》都做出了要求,比如经营场所方面,明确商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食品操作区、清洗消毒区、食品存储区、包装区、外卖取餐区等功能区。其中,清洗消毒区要配备足够的清洗水池和完善的消毒设备,需采用不锈钢材质设施,确保餐具、工用具等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对于备餐的工作人员,《规范》同样作出了要求。食品备餐人员应穿戴清洁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双手应清洗消毒等。《规范》还对外卖外包装做出了严格要求,比如应使用食安封签或其他形式的密封,将外卖包装进行封口,确保食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完整性。食安封签或其他形式的密封应在开启后无法恢复原状。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有了标准之后,日常如何更好地监管这些无堂食外卖店铺,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

  《规范》中明确了无堂食外卖经营者应公示相关证照信息等,并将食品加工过程实时展示给消费者,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还明确了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应严格审查登记经营者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保证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配合监管部门数字化监管数据需求,提供平台数据对接技术支持。

  “《规范》有助于提升纯外卖餐饮店品质及从业人员素质,促进行业自律,助力行业走向规范发展。”张济东说,无论是传统餐厅还是纯外卖店,保障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吃得安心,都是餐饮经营者的必修课。

  虽然《规范》提出的一些要求短期内会增加商铺运营成本,但在张济东看来,站在长远角度,这将提升消费者对无堂食外卖的信任度,对于干净卫生、出品精致的店铺,消费者能更加安心地“下单”,而不限于只信赖大型连锁餐饮品牌的外卖,相反不卫生的店铺则会被淘汰,这也将有利于推动外卖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对《规范》的宣传贯彻力度,组织开展培训推广活动,引导无堂食外卖商家自觉遵守标准要求,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同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规范》落地见效,切实维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妇女报民生关注 4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团体标准来了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凌漪2025-07-10 2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