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位珠峰双侧登顶女登山家孙宁:

三登珠峰 以攀登探寻生命的艺术与力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雅

    2025年5月,孙宁第三次登顶珠峰。受访者供图

  / 人物小传 /

  孙宁,河南首位珠峰双侧登顶女登山家、“90后”艺术家。她三次登顶珠峰,2019年、2023年两次从南坡登顶,2025年挑战北坡险峰,成功登顶。她将艺术融入攀登,以行为装置诠释生命哲学,在绝境中突破体能极限。未来,孙宁计划挑战“7+2”极限探险,继续用脚步丈量世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雅

  5月24日上午9点29分,珠穆朗玛峰北坡传来振奋人心的捷报——中国女登山家、河南鹿邑姑娘孙宁成功完成第三次登顶。这位“90后”当代艺术家,以三度征服珠峰的壮举,成为河南省首位实现珠峰南坡与北坡双侧登顶的登山者。

  从起初的课本插图一瞥到登顶世界之巅,孙宁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将梦想照进现实,在冰雪绝域的极限环境中诠释着青年风采与女性力量的双重内涵。

  登顶世界之巅的13年远征

  “我与珠峰的缘分,要从初中地理课上那张珠峰的插图说起。”孙宁回忆道。2002年,在河南省鹿邑县的初中课堂上,一幅珠峰雪顶的插图深深吸引了孙宁,并在她心底种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

  2012年大学毕业的孙宁来到珠峰大本营,站在这片离天空更近的土地上,她许下了登顶珠峰的誓言:“五年、十年……我一定要登顶。”从那一刻起,她便踏上了长达13年的艰辛远征。

  2015年,孙宁首次尝试攀登雪山并获得成功。此后4年间,工作之余她全身心投入训练,从海拔3000米的山峰起步,逐步挑战至8000米级的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自己的登山能力。2019年5月,作为中国首支民间女子珠峰登山队成员,孙宁从南坡成功登顶,成为河南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

  “当站在8848.86米的雪顶,我才真正理解‘山高人为峰’的含义。”回忆首次登顶,孙宁坦言,尽管南坡路线相对成熟,但在攀登过程中,氧气面罩结冰、体力严重透支等困难接踵而至,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2023年,孙宁再次从南坡登顶。这一次,她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海拔8000米处、6200米处,分别完成大地艺术作品《天梯》与《轮回》。“我用鲜花‘缝合’珠峰的冰裂缝,希望以此致敬生命。”孙宁将登山视为“身体、艺术与精神的共舞”,每一次攀登都是对极限的挑战,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寻。

  2025年5月的北坡登顶,无疑是孙宁登山生涯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北坡路线以其复杂多变的气候、隐藏的冰裂缝以及令人望而生畏的“第二台阶”而闻名,攀登难度极大。

  历经6天的艰苦努力,孙宁终于成功冲顶。“脚底全是水泡,脸也被冻伤,背后就是万丈深渊,那种恐惧至今难忘。”孙宁坦言,在冲顶过程中,自己曾因极度恐惧而痛哭流涕,但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让她迅速调整好心态,继续向上攀登。当五星红旗在北坡峰顶迎风飘扬的那一刻,孙宁实现了自我的又一次超越。

  在极寒绝境中绽放的铿锵玫瑰

  “女性登山者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体力上的考验。”作为全球极少数完成珠峰双侧登顶的女性,孙宁对女性在极限环境中面临的困境有着深刻的体会。2019年首次登顶时,她在生理期遭遇了暴风雪的袭击。“生理疼痛叠加高原反应,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刃上。”然而,凭借着长期训练形成的强大肌肉记忆和顽强的心理韧性,孙宁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最终成功登顶。

  在2025年的北坡攀登中,团队遭遇了缺氧、低温等极端困扰,多名队员出现严重冻伤、失温等状况。孙宁凭借着细腻的心思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巧妙调整呼吸节奏、精心做好装备保暖等措施,成为队伍中第一位登顶的中国女性。

  “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氧气维持体能,这在生死攸关的高海拔攀登中至关重要。”在孙宁看来,登山绝非单纯的力量对抗,更是对智慧与意志的考验与淬炼。

  河南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对孙宁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孙宁的成功,有力打破了大众对女性登山者的固有偏见,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女性的坚韧足以支撑她们屹立于世界之巅。”

  此外,科学研究也为女性登山者的独特优势提供了依据。一项针对高海拔环境的研究显示,在海拔4350米时,女性的最大有氧能力下降幅度为13%,低于男性的17%。这一数据从生理角度解释了孙宁为何能在极端条件下持续攀登,也进一步证明了女性在登山运动中具备不可忽视的潜力。

  用行动诠释生命哲学

  “山峰教会我敬畏,艺术赋予我表达。”孙宁的登山历程始终与艺术创作紧密交织。

  2023年南坡登顶时,她在海拔6200米处完成了行为艺术《轮回》,以此隐喻生命与自然之间紧密的依存关系。

  2025年北坡攀登期间,孙宁带来了《悬日》四部曲,从海拔5300米的“天梯”装置,到海拔8848.86米的界碑摄影,她以珠峰为宏大画布,完成了一场跨越物理与精神维度的艺术探索之旅。

  “第三次登顶,是我对生命极限的一次哲学思考。”孙宁借助《道德经》中的“三生万物”来解读此次征程:首次登顶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第二次登顶是以艺术的形式向山川致敬,而第三次登顶则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深度探寻。她在登山日志中写道:“当我在海拔8700米的‘第二台阶’时,我突然明白,人生中最陡峭的山峰其实不在外界,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这种攀登与艺术的深度融合,让孙宁的登山行为超越了普通体育活动的范畴,升华为一种具有哲学高度的生命实践。对此,鹿邑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宋振宇表示:“孙宁三次登顶珠峰,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女性敢为人先、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登顶时我曾说‘再也不来了,怎么会这么苦’,但下一次出发的冲动,或许就在明天。”站在珠峰大本营,孙宁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对未知的渴望。从地理课本里的梦想到三次登顶的传奇,她用13年时间诠释了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当被问及未来计划,孙宁笑言:“下一步,我计划挑战‘7+2’极限探险(七大洲最高峰与南北极极点),尝试艺术创作的新领域。但无论如何,我会继续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知生命。”这位来自中原大地的“铿锵玫瑰”,正以攀登者的姿态,在人生的更高处绽放光芒。

中国妇女报视点深度 4三登珠峰 以攀登探寻生命的艺术与力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雅2025-07-11 2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