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多元形式推动党的声音传遍陇原

“丝路花开”正鲜艳 巾帼宣讲奏强音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我是大家熟悉的村支书马大姐,也是和你们一起扛锄头、唠家常的老姐妹!今天咱们专门唠唠能让咱们日子越过越带劲的五把‘金钥匙’——妇女维权、反家暴、尊老爱幼、邻里相处……”

  日前,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开展的一场“传承好家风,凝聚家国情”宣讲活动中,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全国劳模马银萍独具风格的开场宣讲,一下吸引住了现场群众。

  从先进典型引领到民生服务赋能,从文明风尚浸润到文化传承深耕,再到创意小微宣讲落地,以多元形式推动党的声音传遍陇原。“学习你我行”巾帼大学习大宣讲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妇联锚定“提高站位、广泛覆盖、分层分类、守正创新”思路,深化“丝路花开”宣讲品牌,创新推行“宣讲+”模式,凝聚起听党话、跟党走的磅礴巾帼力量,陇原大地掀起了一股股宣讲热潮。

  润泽心田育新风

  “孝顺不是‘伺候’,是互相陪伴;带娃不是‘任务’,是共同成长!每天抽出半小时,陪老人聊聊天,和孩子做个游戏,小日子就能甜得像蜜!”马银萍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女性如何开启幸福人生的“五把金钥匙”。

  甘肃省各级妇联结合“学习你我行”巾帼大学习大宣讲活动,广泛开展“润心赋能·家育未来”主题宣讲、家庭家教家风1+8“廉内助”文明实践、“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分享会、“小手拉大手”亲子共绘家训活动等,让廉洁齐家、孝老爱亲、科学教子理念可触可感。各级妇联以“反对浪费、崇尚节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为重点,将新风尚引导融入各类基层宣讲。

  依托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融合理论宣讲,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教育。紧扣“5·15”国际家庭日、我们的节日·端午、“六一”儿童节等时间节点,策划开展线上主题宣传,引导广大妇女儿童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

  据悉,全省各级妇联推行“群众点单、妇联接单”模式,精准对接妇女及家庭需求,今年累计开展“定制化”小微宣讲超1300场。线上推送最美家庭、清廉家庭建设短视频,累计覆盖10万余人次。

  树立标杆鼓干劲

  日前,甘肃省妇联在定西市举办“丝路花开·巾帼大讲堂”,全国巾帼文明岗获得者、定西瑞源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巧花走上讲台,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壮大经历,讲述带动妇女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以“分众化、互动化、精准化”为导向,甘肃省各级妇联组织各领域优秀女性代表深入机关、社区、“三新”领域等基层一线,通过分享亲身经历,讲述奋斗故事、传递创新理念、弘扬担当精神。她们中有扎根大漠默默传承文化的年轻女性,有投身乡村振兴浪潮、带领妇女姐妹增收致富的爱心企业家,有秉持创新求精理念、立志以科技报国的能工巧匠,还有用大爱与责任筑牢师德根基的辛勤园丁……她们以榜样力量激发基层活力,让奋斗精神在互动交流中浸润人心。

  依托“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各级妇联搭建经验分享、资源对接、成长赋能的平台,巾帼榜样可“面对面”“心贴心”提供真情服务、传递正能量。线上通过新媒体平台,线下依托社区公示栏、妇女之家阵地举办展览,全方位传播先进女性和家庭典型事迹,累计发布图文、短视频、H5等宣传信息超1200条。

  赓续文脉续自信

  6月14日,甘肃省妇女儿童服务中心举办了“巧手编万物,非遗润童心”夏至非遗竹编公益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指尖上的非遗传承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让更多家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依托甘肃省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省妇女儿童之家阵地,甘肃省妇联创新开展50余场互动式、体验式文化交流活动,将巾帼宣讲融入其中,打造贴近群众、特色鲜明的“家门口文化课堂”。

  阵地邀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驻点授课,同步展示优秀传统文化,让妇女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结合小满、端午等时间节点,举办“巧手编万物,非遗润童心”“回娘家 非遗体验绽芳华”等主题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

  作为沿黄九省(区)少年儿童优秀作品巡展第七站,甘肃将黄河沿岸治河智慧、耕读传统与新时代家风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出精彩一课。

  而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36名“小小讲解员”接力宣讲活动,使孩子们由“听众”变成“主讲”,从受教育者转变为红色故事的积极宣传者和自觉传承者。

  《花开中国》响彻陇原

  “花开中国,芬芳的歌”,这句歌词不仅是动人旋律,更是甘肃广大妇女姐妹对祖国的深情告白。连日来,甘肃省各级妇联重磅启动《花开中国》主题曲宣传推广传唱活动,全省各地来自不同领域的女性用歌声唱出了对祖国的赞美,《花开中国》的旋律响彻陇原大地。

  数智为媒,让巾帼之声“燃”起来,全省各级妇联用好全国妇联新媒体矩阵智能调度平台“中央厨房”,整合数据资源,做好上传与下发,以科技赋能巾帼好声音传播。着眼于打造“丝路花开”宣传宣讲品牌矩阵,甘肃省妇联创新开设“巾帼大讲堂”,发挥“巾帼先进典型宣讲团”“女子马背宣讲队”“嘉喻户晓宣讲团”“秦姐姐”“彩虹姐姐”等巾帼宣讲团作用,按照“一地一品” 的思路,构建起特色鲜明、活力充沛的陇原巾帼大学习大宣讲生态。

  各级妇联还创新互动模式,推动群众从 “旁听者”转变为“主讲人”。在农村,妇联干部与妇女围坐在田间地头,在劳动过程中亲切谈心交流。在社区,“妇女议事会”“古梨树下说事”等活动,为妇女带来了别样体验。在“陇原妹”家政服务培训基地,精心设计“情景模拟宣讲”环节,学员分组演绎“雇主沟通场景”,在角色扮演中学习服务礼仪与权益保护知识。各类互动式宣讲场景,让政策理论在思想的碰撞中真正入脑入心。

  据介绍,各级妇联充分借助数智工具,运用轻量化、可视化的表达方式,创新推出各类海报、短视频、H5等新媒体产品,累计吸引群众170万人次,巾帼好声音在“云”端广泛传播。

中国妇女报要闻 1“丝路花开”正鲜艳 巾帼宣讲奏强音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2025-07-17 2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