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保康“税妈妈”团队用行动诠释爱的力量

为留守困境儿童点亮希望之光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在湖北省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保康县,有一支由税务局58名女职工组成的“税妈妈”团队。成立七年来,她们身着“税务蓝”,心怀慈母爱,关爱当地留守困境儿童,在山区孩子的成长路上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护航求学路

  “税妈妈”团队由保康县税务局妇委会于2018年组建,但她们自发的助学行动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已经开始。“税妈妈”成员肖运玲的故事,便是这段爱心旅程的生动注脚。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肖运玲与濒临失学的初中生小玲结缘。小玲一家仅靠多病的母亲做零活维持生计,因长期营养不良,身高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眼中却饱含着对读书的渴求。从看到小玲的第一眼起,肖运玲便决定要做孩子求学路上的坚强后盾,从此开启了爱心助学之旅。十余年里,肖运玲助学热情始终不减,累计捐助学费十几万元,照亮了十多个贫困孩子的求学之路。2008年夏天,她资助三年的学生小曾,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

  在肖运玲的带动下,“税妈妈”团队积极投身关爱帮扶留守困境儿童的助学行动。成立以来,团队共帮助困境学生8000余人次,其中34人进入大学校园,47人已走上工作岗位。

  乐当守护者

  家住保康县后坪镇兴隆坡村的小杰患有肌无力症,严重的脊柱侧弯使他无法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为了缓解疼痛睡上一会儿,年迈的奶奶每晚要帮他翻身六七次。

  “我就想站起来走一走!”面对痛苦的现实,小杰难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

  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求助电话,“税妈妈”紧急联系心理健康志愿者,带上心理沙盘游戏工具,对小杰进行了心理疏导。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通过完成沙盘模型,小杰波动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也让他看到用双手创造事物的可能。小杰表示,既然无法走出去看世界,那就通过康复训练,用双手打造独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除了助学,“税妈妈”们也十分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她们深知,即便如今已经摆脱了物质生活的“苦”,但许多山村孩子在精神生活上的“渴”依然存在。为此,在守护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她们既当资助人,更当守护者,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特殊教育儿童、孤残儿童、心理障碍儿童四类群体,以精准结对帮扶的形式将陪伴融入日常,给予孩子们从生活到学习,从心理到情感的全方位关爱。

  2024年6月,保康县税务局打造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设置了心理知识科普区、心理咨询室、情绪宣泄室等功能区域,由“税妈妈”心理健康辅导团队以实时驻点和预约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服务。“税妈妈”们不仅在辅导站里耐心倾听、悉心疏导,还会到孩子们的家里探访、开展心理宣教。据介绍,心理健康辅导站自成立以来,“税妈妈”志愿队已开展各类心理辅导活动12场次,服务1000余人次,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帮助。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为留守困境儿童点亮希望之光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2025-07-18 2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