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妇联以2000余场宣讲接力传声

推动党的好声音扎根“白山松水”

  今年以来,吉林省妇联以“走基层接力行”为品牌,创新开展巾帼大宣讲活动,组织省级巾帼宣讲团成员用小故事讲出大主题,用“群众味”讲出“烟火气”。全省线上线下联动宣讲2000余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遍“白山松水”,在妇女心田扎根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李熙爽

  “一场场接力宣讲,是思想的‘加油站’,也是行动的‘指南针’,不仅让我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更深入,也唤醒了我和姐妹们的奋斗激情。”聆听吉林接力开展的巾帼大宣讲后,白山市靖宇县靖宇镇妇联专职副主席李泳萱动情地说。

  今年以来,吉林省妇联以“走基层接力行”为品牌,创新开展巾帼大宣讲活动,组织省级巾帼宣讲团成员用小故事讲出大主题,用“群众味”讲出“烟火气”。全省线上线下联动宣讲2000余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遍“白山松水”,在妇女心田扎根。

  发挥榜样力量,让声音“强”起来

  4月25日,“走基层接力行”系列活动在长春市启动,来自黑土地保护及航天科技等多领域的优秀女性走上舞台,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用自己的奋斗故事激励万千姐妹在岗位上建功立业。

  活动中,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焊接技术开发主管王洪潇,分享了自己带领团队攻克轨道车辆无痕激光焊技术的攻坚之路。她说,“无论前方是技术的‘无人区’,还是生产的‘攻坚地’,只要我们心怀‘国之大者’,平凡岗位也能成就非凡事业。”

  在吉林市,“全国三八红旗手”张野分享了基层警务工作的心得体会。担任德胜派出所女子社区警务队队长以来,张野带领队员用脚步丈量民意民情,将袜子磨漏、民情摸透,广泛搭建起融洽警民关系的连心桥、服务站。

  宣讲舞台上,还有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高芸的身影。她以“不惧风浪 中国经济向前行”为题,阐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个个不凡的“她”,将“冒热气”“接地气”的宣讲带到妇女群众身边;一个个巾帼榜样,引领广大妇女展现“她风采”、传递“她力量”。

  为更好发挥巾帼榜样的带动作用,省妇联还创建省级巾帼宣讲团成员库,广泛吸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公益团队等各行各业中的优秀女性,分层分类打造宣讲队伍,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主题,推出系列宣讲百余课,助力党的创新理论在吉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开展特色宣讲,让理论“活”起来

  杨靖宇、魏拯民等领导东北抗联浴血奋战,“四战四平”“四保临江”等战役谱写下壮烈史诗……吉林这片热土沉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充分用好这一资源,巾帼宣讲员们将“红色基因”融入宣讲血脉,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宣讲,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副书记刘宏颖以矿工墓为切入点,讲述矿工们不屈抗争的故事,传承抗战精神。四平战役纪念馆讲解员张琳,以“英雄之城 红色四平”为主题,带领大家重温四平的红色历史。来自四平市国家保密局的于慧洋,则从自身工作出发,为听众上了一堂国家安全思政课。

  “家庭暴力不是‘家丑’,是违法行为!”“婚姻冷静期时,我们要如何避免冲动离婚?”6月20日,一场精彩的法律宣讲在辽源市举行。律师苏莹将现实素材转换为生动案例,将法条化为实用工具,深入浅出的讲解牢牢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在四平市,宣讲员于洋同样立足法律宣讲阵地,聚焦妇女就业权益等领域,用大家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引导妇女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我是奉献,爱润泽人间,一颗坚韧的心,托举半边天……”连月来,《花开中国》在吉林各地奏响,独具特色的音乐思政课也在吉林各级妇联的引领下火热开场。各地妇女姐妹用歌声讲述女性的奋斗故事,借旋律勾勒爱岗敬业的巾帼群像。随着《花开中国》在吉林大地广泛传唱,吉林女性的卓越成就也如繁花次第绽放、满城飘香。

  拓展宣讲场所,让阵地“宽”起来

  妇女群众在哪里,巾帼大宣讲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

  吉林省各级妇联把宣讲送进企业、高校、“三新”领域,将集中宣讲与灵活宣讲相结合,通过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能感受的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妇女群众“家门口”,让理论宣讲成为群众想听爱听的“好声音”。

  线下宣讲如火如荼,线上栏目丰富多彩:全力推广全国妇联系列生活小百科AI短视频——《联联送服务》,帮助广大妇女提升自身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开发妇字号网络融媒体产品,在“吉林女性”微信公众号首次开设“AI主播领学《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有声书”等专栏;通过视频、H5、AI主播等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激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推动党的好声音扎根“白山松水” 2025-07-22 2 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