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治理逻辑及其非预期后果——基于哥本哈根学派安全化的视角》

  作者:刘中一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的严重程度有所缓解。但是,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的累积效应巨大,特别是其治理逻辑与社会风险认知、社会动员能力以及社会治理场景等问题相互交织,导致其治理过程和结果都充满了非预期性和不确定性。基于哥本哈根学派安全化的视角,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如何成为社会安全问题,不仅取决于政府和学者等对出生性别比失衡及其社会后果的宣传,还取决于社会危机的动员能力以及公众对于其风险的判断。在社会动员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安全化的策略虽然有利于统一认识、调动应对资源等,但“泛安全化”却也导致非预期后果,进而滋生了意料之外的社会风险。

  来源:《学术界》2025年第2期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理论 6《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治理逻辑及其非预期后果——基于哥本哈根学派安全化的视角》 2025-07-22 2 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