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巾帼大学习大宣讲”为载体,联动全省各级妇联,深入“三新”领域,通过“精准滴灌”式宣讲与暖心服务相结合,凝聚起千万妇女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雅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希望能用一根针、一条线的故事,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启示。产业大与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坚持中发现价值!”日前,在河南省妇联“巾帼宣讲走基层”全省巡讲活动郑州专场的讲台上,全国三八红旗手张留凤以40年手持银针、坚守汴绣技艺的奋斗故事,生动诠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殷切嘱托。这一幕,正是河南省妇联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缩影。
今年以来,河南省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巾帼大学习大宣讲”为载体,联动全省各级妇联,深入“三新”领域,通过“精准滴灌”式宣讲与暖心服务相结合,凝聚起千万妇女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理论宣讲“实”起来
在全国妇联和河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河南省妇联已连续两年将“巾帼大宣讲”列为服务妇女儿童重点实事,构建“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机制。依托“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省级宣讲团,吸纳三八红旗手、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等优秀女性,按“宣讲菜单”开展分众化宣讲。
同时,各地市打造特色品牌队伍:洛阳市“牡丹姐姐”宣讲团以非遗传承讲述共富故事;信阳市“大别山女儿”宣讲团用AI技术重现红色烽火;濮阳市好家风宣讲团以三代家风传递文明薪火;平顶山市鹰城巾帼宣传队用快板戏曲唱响党的政策,形成“一地一品”生动局面。
宣讲内容紧扣群众需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家庭家教家风,从乡村振兴到基层治理,通过“群众点单+妇联派单”模式精准配送。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已开展“送讲到基层”活动7400余场。其中,郑州市组织200余名宣讲员累计开展活动300余场;濮阳市好家风巡讲团40余名成员累计宣讲200余场,建立28个家风家教示范基地,让宣讲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
创新理论“活”起来
“直播间的家人们,快来看看我们的迷迭香牛肉酱吧!”近日,河南省巾帼宣讲团成员、洛阳市西工区枣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郭晓培,在河南省妇联“巾帼宣讲走基层”全省巡讲活动洛阳专场中播放自己的农特产品直播带货视频,让现场妇女群众眼前一亮。
“我们现在带领社区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也想把成功经验宣讲到更多的地方,让大家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郭晓培说。
妇女群众在哪里,巾帼大宣讲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河南省各地不断创新宣讲形式,让理论宣讲成为群众想听爱听的“好声音”。
郑州市探索“妇联主席喊话”“巾帼说”“小板凳”“凉亭下的微宣讲”等冒热气的宣讲形式,把“高大上”的理论转化为妇女群众可感可知的“身边事”;平顶山市以沾泥土、带露珠的快板、戏曲、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政策理论;信阳市将“法治+心理”服务融入宣讲;洛阳市“牡丹姐姐”巾帼宣讲员、河南大进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爱峰将“法言法语”转化为“民言民语”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让普法宣讲深入人心……
巾帼力量“强”起来
河南省各级妇联始终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工作全过程,不断创新载体和方式,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通过推动服务网络与宣讲阵地深度融合,在“三新”领域织就“立体宣讲网”,让创意宣讲走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工作场景与生活空间。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妇联已联动开展“巾帼大宣讲”进“三新”领域活动389场。
针对“三新”领域特点,各地定制宣讲“服务包”:濮阳市经开区王助镇妇联走进王助南幼儿园,引导幼儿教师用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学,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注重培养独立能力,让优良家风在家庭中生根发芽;信阳市妇联在浉河区灵官村举办数字赋能“巾帼大讲堂”,同步开展“技能培训+政策宣讲”,参训妇女王梦雨感慨道:“一边学技术、一边明方向,这样的宣讲既解渴又管用。”
从汴绣银针的坚守到直播镜头前的绽放,从AI数字课堂的沉浸式体验到快板戏曲里的政策回声,河南“巾帼大学习大宣讲”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的殷殷嘱托,化作中原女性手中的致富工具、脚下的实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