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于近日发布,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校园配餐覆盖面广、环节多,已成为监管重点领域。校园配餐产业规模已经占整个餐饮业近半规模,标准化建设是推动校园配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指南》是校园配餐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
此次出台的国家标准,聚焦校园配餐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学校与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原料进货检查制度执行、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等,给出了清晰的标准化、规范化指引。
《指南》针对校园配餐全过程各环节明确了管控要求,填补了校园配餐领域标准空白。标准系统构建了覆盖“食谱编制—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备餐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与应急响应”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
在人员配置上,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检验人员;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每日进行安全检查,每周排查隐患,每月调度分析。
在原料采购方面,要实行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并确保留存每批次原料的检验检测报告;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做一次全品类覆盖的检验检测,特别要对农药残留等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
在制作环节,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并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的关键操作流程。
在运输环节,要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配送车辆向主管部门备案,宜专车专用并安装定位跟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