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马伟 发自西宁 近日,青海省家庭教育指导者暨“江源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工作培训班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此次培训由青海省妇联主办、青海省妇女干部学校承办,旨在推进青海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江源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三年行动。青海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瑞菊出席开班仪式,妇联干部、家庭教育指导者、“爱心妈妈”代表共58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青海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内容,邀请多位专家量身定制课程。青海师范大学张春海教授逐条解析地方条例实操要点,让政策落地有了“路线图”。青海师范大学马兰花教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重点解析。青海省妇联家儿部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江源爱心妈妈”工作体系建设要点。
“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隔代教育矛盾如何化解?”在案例分析环节,学员们结合日常工作经历各抒己见,最终凝结出“共情倾听+规则共建”等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分组讨论时,“江源爱心妈妈”们围坐一圈,将结对关爱中的暖心故事与瓶颈问题摆上台面,碰撞出“定期家访+心理疏导”“学业辅导+兴趣培养”等创新服务模式。
从政策解读到角色扮演,从案例拆解到经验互换,多元培训形式让学员们快速完成了从“理论学习者”到“实践策划者”的转变。
“下一步,青海省妇联将把家庭教育纳入妇联重点工作体系,联动社区、学校等阵地构建协同机制,推进家庭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优化家庭教育讲师团结构,吸纳法律、心理等领域专业人才,开展系统培训并鼓励考证提升专业化水平,结合‘江源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设计针对性服务项目,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王瑞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