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你们是新时代的‘木兰’,在艰苦一线为国戍边,使命光荣,是万千姐妹学习的榜样!”日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姜淑霞一行人抵达曾被中央军委授予“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荣誉称号的三十里营房医疗站,为长期驻守一线的女军人送去“八一”建军节的暖心慰问。
“清澈的爱”献给边关
慰问组深入营区各场所,与女军人们促膝谈心,详细了解她们在艰苦环境下的学习、生活状况。
“当暴雪封锁道路,她们把药箱绑在身上,爬过冰裂缝隙……”作为军人代表,“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雪域高原模范护士长”姜云燕激动地讲起医疗站的感人故事。那时站里条件艰苦,为了给官兵创造舒适整洁的环境,女军人们每天端着大盆的伤病员被服,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洗衣、晾晒。由于常年经受高原凛冽的寒风侵袭,有的女兵患上了妇科疾病和风湿疾病。
女军人们展现出的“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昂扬风貌,以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子情怀,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慰问组成员。
然而,没有什么能阻挡女军人们挺进高原、扎根边防的步伐。自1962年建站至今,一批接一批的女军人们像红柳一样扎根边防、奉献高原,和边防官兵生死相依、甘苦与共,共同缔造“热爱边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喀喇昆仑精神”。
“变化的是使命任务,不变的是理想信念和奋斗担当。”女军人们纷纷表示。这些年,随着站内医疗手段与硬件条件的不断改善,“喀喇昆仑精神”也在一代代女军人们身上薪火相传。姜云燕更是亲眼见证了因为医疗站的存在,边防从“生死关”变成了“生命线”。
为了提高治愈率,医疗站的成员们定期开展实战化练兵备战,加速构建起高质高效的新时代卫勤保障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高原官兵练兵备战不断向实战化深入,我们卫勤保障人员也应该紧跟时势,必须做到随时待命、全时待战,不分昼夜、全域保障。”医疗站院长李剑说。
“娘家人”暖兵心
针对艰苦一线的实际需求和女军人特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以下简称兵团妇联)精心准备了价值10万元的“木兰巾帼关爱包”,内含女性卫生用品、洗护用品、常用生活物资及精选图书等。姜淑霞表示,作为“娘家人”,兵团妇联将着力建立关心关爱长效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当好坚强后盾。
“娘家人”的关怀让女军人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信念。她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履行卫国戍边的神圣使命。
“女兵在哪里,妇联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姜淑霞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兵团妇联来到边关哨卡送温暖,旨在传递组织关怀,激发戍边豪情,此行也让慰问组深切体会到“军人守边关、妇联暖后方”的责任。
据悉,未来,兵团妇联将进一步强化军地资源整合,让关爱服务更精准、更长效,切实让“基层呼声”成为精准施策的“工作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