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西沟村

她把家变成“孤岛”中的百人食堂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舒帆 耿兴敏 □ 宋毅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舒帆 耿兴敏

  □ 宋毅鹏

  7月30日上午,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南台子西沟村最后一批49名滞留的村民安全转移至于营子村安置点。这49名村民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但南台子西沟村妇联主席孙艳新也在其中。之所以选择留在村里,成为滞留村民中的一员,孙艳新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我要在村里完成后续工作,不然不踏实。”

  7月26日傍晚,南台子西沟村迎来强降雨,由于部分地区地势低洼,不少村民亟须转移。

  孙艳新和村里另外一名干部在大雨中蹚水到达位于地质灾害点的一户村民家。“当时水已经很深了。”孙艳新边说边比画,水已经逼近了膝盖。二人争分夺秒,将三口之家转移至安全区域。在包村干部的帮助下,共有16名地质灾害点村民被转移至村委会的空房中。

  持续的暴雨引发山体滑坡,通信基站被摧毁、道路桥梁被冲垮。断水、断电、断路,使南台子西沟村瞬间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如何安置村民?如何保障村民的“吃住”?这些都成了当时村干部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时,孙艳新主动承担了为村民做饭的活儿,她说:“我就是力所能及,干自己能干的事。”

  27日一早,孙艳新的家成了村民的“大食堂”,她把家里储藏的挂面、大米、蔬菜、肉都拿了出来。煮挂面、蒸米饭、豆角炖肉……没有自来水,就利用天然的山泉水;没有电,就在院子里架锅生火做饭。

  孙艳新在家里的院子中间摆了一张桌子,村民们轮流来吃。孙艳新说:“已经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来过。”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孙艳新感到体力不支,不得不停下来休息,把做饭的活儿暂时交给其他人,但她只要觉得好一些,就立马去帮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随着受损道路和桥梁的抢通,更多救援力量进入到“孤岛”南台子西沟村,村民渐渐按批次进行转移。

  29日晚,孙艳新还在家里给大家做饭,30斤的大米,加上其他的蔬菜,村民、救援人员等100多人在南台子西沟村里吃上了转移前的最后一顿热乎饭……

  7月30日下午,记者走进于营子村安置点,看到孙艳新正倚靠在门框上,几欲睡着。“这几天就没怎么好好睡觉,心里一直不踏实。”孙艳新说,“到了安置点,总算放心了。”

  安置点内,滦平县妇联主席丁芳芳带着妇联干部们正在帮忙清除地面污泥、搬运简易床。下午4时,安置点的村民已经用上了干净的新床,脸上露出了笑容。

  由于手机没信号,西沟村村民孙艳萍联系不上分别在滦平县城和红旗镇打工的父母,很着急。滦平县妇联一级主任科员邓朝红详细了解孙艳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记录下其父母的联系方式,并承诺一定帮她给父母报平安。

  在南台子西沟村一线,有许多女性干部依然在坚守,繁忙中的马营子满族乡党委书记赵宁忙得顾不上接受采访,只是说:有多大能力就使多大劲儿,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截至目前,南台子西沟村全部村民已安全转移,灾后重建正在多方配合下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场各支援救援力量正有序开展抢险救援、道路抢修、通信保障等工作。

中国妇女报要闻 1她把家变成“孤岛”中的百人食堂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舒帆 耿兴敏 □ 宋毅鹏2025-07-31 2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