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妇联执委加入人民陪审员队伍

“双重身份”编织妇儿权益保护网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生活中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全力帮助解决的。”日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妇联执委刘青等人来到事实无人抚养孤儿刘某某姐弟家中回访,了解他们近期的生活状况。

  “由于父母服刑,这对姐弟被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孤儿。案件判决后,我们和姐弟俩一对一结对联系,密切跟踪走访,重点做好生活基本保障和心理疏导。”刘青告诉记者。

  刘青是宣恩县妇联执委,也是县法院人民陪审员。2024年,宣恩县妇联和县人民法院开展深度协作,10名县、乡、村三级妇联执委正式成为人民陪审员。她们通过随机抽选参与庭审,既当参加审判和调解的公民代表,又当妇女儿童利益的“代言人”,打造出了一支兼具法律素质和维权实践经验的妇联执委陪审员队伍。围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这10名妇联执委人民陪审员还联合县法院女法官共同组建了巾帼工作室,参与妇女儿童权益案件的诉前调解、诉中审判、诉后回访,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提供全方位支撑。

  “妇联执委通民情、知民意、善于做群众工作,与职业法官形成优势互补,对于查清案件事实、调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宣恩县人民法院刑庭庭长周颖介绍,妇联执委和女法官们还从日常工作与实践当中提炼出了“三阶段”工作法,即诉前开展介入与引导,联合家事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等力量参与诉前调解;诉中兼顾审判与关怀,“精审”少年纠纷案件,注重家事关系梳理和未成年人心理疏导;诉后进行跟踪与支持,强化判后关爱跟踪回访工作,为妇女儿童权益提供有效保障。

  据统计,自妇联执委加入人民陪审员队伍以来,宣恩县法院共受理涉妇女和未成年人案件100余件,其中40%的案件实现诉前成功调解,所有涉未成年刑事案件均提供了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支持,案件宣判后均进行了跟踪回访。

  “妇联执委加入人民陪审员队伍,一方面丰富了人民陪审员队伍结构;另一方面提升了妇联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能力,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宣恩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宣恩县妇联和法院将继续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升妇联执委人民陪审员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探索“双重身份”编织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的长效机制。

中国妇女报两纲之窗 3“双重身份”编织妇儿权益保护网 2025-08-02 2 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