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启动“姐妹乡伴·村村都有女主播”培训

手机成了“新农具” 直播变成“新农活”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过去觉得乡村振兴是干部的事,现在发现,我镜头里的脐橙,就是家乡最好的名片!”

  “学直播不只是为了卖货,是要让城里人看见,我们种的米,连着稻田里的月光和蛙鸣。”

  ……

  近日,由福建省福州市妇联主办的“姐妹乡伴·村村都有女主播”首期免费培训班顺利结业,26名来自北峰山区的乡村女性经过32个课时的系统培训,解锁了从“直播小白”到“乡村代言人”的蜕变密码。

  从“短期赋能”到“长期造血”

  据了解,这批学员由乡村创业者、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加工能手等组成,且80%为零基础学员。培训采用“理论建模—实战操盘—孵化落地”三阶培养体系,全程“投喂”学得会、带得走的硬核干货,内容涉及拍摄、脚本创作、视频剪辑、账号运营、选品备货、直播带货、组队开播等,手把手教乡村女性如何把手机变农具,把直播变“新农活”。结业时,所有学员已能够掌握视频创作与基础直播流程的核心技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账号搭建和首播尝试,并产出人均3条以上聚焦家乡特产、田园风光的原创短视频。

  “以前觉得拍视频就是发朋友圈,现在知道要带着故事感去拍摄,让屏幕那头的人闻到泥土香!”火龙果种植户陈姐曾因直播间里无人问津而沮丧,经过培训,她领悟到:“先做有趣的人,才能卖出好货!”

  所有学员还加入了当日成立的“姐妹乡伴·晋安女村播联盟”,并根据各自兴趣和发展方向组建了“山窝窝茶油·姐妹乡伴主播团队”“来民宿一起耍·姐妹乡伴主播团队”“爱在寿山·姐妹乡伴主播团队”等各类特色主播团队,将持续用所学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乡村文化传播与基层治理创新。联盟成员除了这批学员,还有北峰三乡镇其他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农家乐经营、乡村旅游等行业的姐妹,大家通过这一平台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打造品牌,将培训从“短期赋能”迈向“长期造血”。

  精准聚焦乡村女性就业创业需求

  46岁的岳丽钦是九峰村支委,之前在视频号上做过宣传九峰村人文自然景观的短视频,但效果并不理想,“感谢妇联的培训,以后我会努力做出更优质的短视频,宣传九峰美景,吸引更多人来村里游玩。”

  望山民宿主理人李淑霞原本是数字领域的“小白”,通过学习,她不仅掌握了拍摄的各种景别、运镜技巧,还懂得了如何用人工智能工具来撰写文案。她说:“我发布的视频播放量已从最初的几百飙升到了上千甚至上万,这种成长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她们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数字技能的渴求,在资深导师团队的带领下,开启这段赋能之旅。”承办活动的晋安区妇联负责人介绍,“我们优先选择对短视频制作与直播有浓厚兴趣及拥有稳定特色产品和服务的乡村女性,确保培训成果能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

  据了解,“姐妹乡伴·村村都有女主播”是福州市妇联立足福州数字经济沃土,精准聚焦乡村女性就业创业需求,以“数字赋能乡村女性”为核心开展的创新项目,通过系统化培训,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直播的乡村女主播,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乡村文化传播与基层治理创新。下一步,全市妇联系统将持续实施该项目,联动多部门挖掘乡村特色产业带头人,择优提供内容指导、渠道对接等延伸服务,引领带动更多妇女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集聚巾帼力量。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手机成了“新农具” 直播变成“新农活”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2025-08-08 2 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