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谢春花家庭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水青山展新颜

    谢春花一家五口在春林山庄合影。贺嘉晨/摄

  走亲戚档案

  2020年3月30日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 谢春花家庭

  喜讯捎给总书记

  这五年,余村又有了新变化,从最初的余村扩展至1镇2乡24个村的大余村携手共富。村里还有了“余村全球合伙人”,年轻人都来乡村实现梦想。我们的小家也越来越幸福,孩子已经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了,我成了一名巾帼宣讲员,讲述绿水青山故事,传递巾帼好声音,期待将来能给您做讲解。

  ——谢春花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不忙的时候,我们夫妻俩就喜欢坐在院子里的香橼树下,泡上一壶安吉白茶。”透过低矮的院墙,眺望青山远黛,谢春花和潘春林的思绪常常会跟着满山随风晃动的毛竹而飘远。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调研,走进谢春花和潘春林的家里,与他们聊农家乐的经营情况,了解白茶等农特产品的销售情况。

  “我们一直盼,终于把总书记盼来了!”夫妻俩异口同声地说。语气里有圆梦的喜悦,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余村与习近平总书记的缘分早在2005年便已结下。正是在这一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余村似一根笋芽,历经“破土新生、拔节开枝、竹林成海”的成长历程,把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破土新生

  家与国,同呼吸,共命运。这一点在谢春花家庭体现得尤为明显。

  早在20年前,余村靠着优质矿石资源成为安吉的富裕村,代价却是生态遭破坏。听到村民对恶劣环境的怨声载道,村干部痛定思痛后,决心停掉一些矿山。

  在矿山工作的公公和丈夫都失业了,谢春花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怎么办?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既然矿山关停了,余村的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不如就开家农家乐吧!2005年5月1日,“春林山庄”正式迎客。然而,由于农家乐位置偏,余村环境治理还没跟上,留下来吃饭的游客少之又少。

  然而,3个月后,一个人的到访,给了余村一颗发展“定心丸”,也让谢春花夫妻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在村会议室听取村里的汇报后,习近平同志对安吉“生态立县”的做法、对余村的做法都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两山”理念激活一池春水。头脑灵光的潘春林马上意识到:“我们的春天来了!”

  2008年,安吉县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同步推进。

  随着一系列生态治理,余村环境变美,交通通畅,游客渐多,谢春花家里的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

  拔节开枝

  “春林山庄”1号楼、2号楼……7号楼!

  眼看客人一天比一天多,“春林山庄”的10个房间住不下,谢春花和潘春林就合计着把客源分流到周边农户。除了1号楼是自家的,其他几号楼都是村民免费“加盟”,大家开始一起增收致富。

  2007年,谢春花家又投入五六十万元对农家乐进行了扩建。随后,潘春林又紧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脚步,组车队建洗涤厂,家里逐渐形成了旅游产业链。

  “特别想告诉总书记,我们余村村民沿着绿色发展路子,过上了好日子。”夫妻俩和余村村民真心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能再次到余村看一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期盼成真了!时隔1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调研。

  “总书记好!”“总书记好!”谢春花夫妻俩的耳旁是村民们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和掌声。

  “来了!”远远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从路口转角处走来,看到他和蔼可亲的笑容,夫妻俩迎了上去,热情地把习近平总书记迎到家中,边走边介绍。

  “总书记走到大厅时,刚好我们的员工在包青团。”谢春花回忆。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团感兴趣,谢春花又马上介绍了青团的食材来源和包制方法。

  潘春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自己家这15年的发展,把积攒了多年的喜讯一桩桩、一件件说给总书记听。“我们除了农家乐的收入以外,还有白茶收入。我们既是余村的村民,也是余村的股东,我们家家户户都在享受村里的分红。村里年纪大的人养老保险已经达到100%全覆盖。”听潘春林一股脑说完这些喜讯,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高兴。

  更让谢春花夫妻讶异的是,门口放的白茶新茶、墙角堆放的笋,这些不起眼的家常农作物,都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注意。

  问收入、问学业、问生活……“总书记问得很仔细,相当平易近人。”谢春花夫妻俩说,“总书记来了,我们比以前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了!”

  “竹林”成海

  同样经历了心情“过山车”的人,还有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

  2020年3月30日下午,车子缓缓停在了余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门口。看出汪玉成的紧张,习近平总书记主动问他:“你是去年参加国庆花车游行的吧?”

  “总书记那么忙,居然还能记住我这点儿小事,我非常感动。”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让汪玉成紧张的心情瞬间平复了下来。

  在潘春林家的小院里,习近平总书记同老村支书和返乡创业村民代表拉起家常,强调:“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小余村走起了大余村之路。从“1+1+4”(以余村为核心带动集镇周边4个村)抱团发展格局辐射至1镇2乡24村,从原有的4.86平方公里扩展到245平方公里。在大余村的发展格局带动下,截至2025年一季度,“乡宿联盟”里的业主已从最初的24家增加至60多家。

  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几年来,余村乃至安吉最大的一个变化是青年入乡。

  3年前,安吉招募“余村全球合伙人”的消息火爆网络,一时间,来自全球优秀的青年奔向了安吉,奔向了余村。目前,余村已落地60多个合伙人和新经济项目,吸引1000多名年轻人到此生活、创业、就业,“含青量”逐年提升。

  余村全球合伙人中,有不少高层次女性人才。谢春花发挥自己原乡人的地缘优势,带大家融入乡村。“春花大姐像我们的朋友、家人一样,我们有什么烦恼也爱找她倾诉。”女青年阿鲍说,“在余村,我们有了满满的归属感。”

  作为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谢春花不仅化身巾帼宣讲员,分享余村的故事,还带领姐妹们一起打造和美庭院,把美丽庭院转化为美丽经济。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今,余村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交通“朋友圈”扩大了,高铁开通后,半个多小时就能到上海;5G医疗工作站让村民在家便能享受专家会诊;生活丰富了,灯光秀、电影院、小酒馆、生态图书馆、咖啡馆……用村民的话来说:城里有的,村里应有尽有,而村里有的好风景,城市未必有。

  这样的余村,让乡村全面振兴不再遥不可及。

  春风又绿江南岸。“未来,我们会考虑带动全国更多乡村一起来谋划共富联盟,让更多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汪玉成踌躇满志地说。

中国妇女报要闻 1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水青山展新颜 2025-08-09 2 2025年08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