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IOAI)在北京市十一学校拉开帷幕,来自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77支代表队共同开启这场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探索之旅。
据了解,参加本次IOAI的8名中国大陆选手中,有6名来自北京市十一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海淀稻香湖学校。
本届IOAI聚焦“AI挑战与人机共创”,共设置了团队挑战赛、个人挑战赛两种类型的比赛,旨在考查全球选手对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和关键算法的理解。其中,团队挑战赛以“未来工厂”为主题,首创中学生AI实机部署模式,选手们每4个人为一单位,需要先编写程序,再控制具身智能机器人执行一系列操作。首次开设的个人挑战则采用“即时算力触发式调度”机制,选手需在两天内完成机器学习等方向的实战任务,过程可调用组委会配置的大语言模型辅助解题。
“比赛专门设置了‘未来工厂’的场景,希望选手们先通过仿真模拟的形式,在电脑上虚拟环境中编写程序,之后会选拔出排名靠前的10支团队进行后续的实际验证,综合考查选手对于这部分算法的理解。”北京市十一学校技术学科负责人聂璐说。团队挑战前十名队伍将获得特别机会——把优化代码部署在银河通用机器人上,在“未来工厂”模拟实景完成实际操作。
全球首个聚焦中学生AI应用与创新的高水平学术活动已经在北京海淀拉开帷幕,来自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生代表们会在北京以“码”会友,交流智慧、比拼创意。
(赵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