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项备受关注的医学研究成果发布,该研究指出,172种疾病与6种睡眠特征存在密切关联,再次凸显了高质量睡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由多国科研人员联合开展,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分析,深入探究了睡眠特征与各类疾病之间的关系。
从具体疾病来看,心血管疾病与睡眠特征的关联尤为突出。例如,睡眠时长过短(每天少于6小时)或过长(每天超过9小时)的人群,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睡眠时长适中(7~8小时)的人群。而睡眠连续性差、频繁醒来的人,患上心律失常的概率也会大幅增加。
代谢类疾病也与睡眠特征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入睡时间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类疾病也被证实与睡眠特征存在关联。
研究人员表示,睡眠是人体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的重要过程,高质量的睡眠能够维持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转,增强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呢?专家建议,首先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入睡和醒来,培养良好的生物钟;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再者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同时睡前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减少咖啡因和尼古丁的摄入,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此次研究成果也提醒同学们,要更加重视睡眠健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降低疾病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