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邑高质量补充公共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乡村健康员”把健康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30多岁的邓菲菲,既是山东省临邑县德平镇龙泉新村的妇联执委,也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乡村健康员”公益项目的健康员。在村中对留守老人嘘寒问暖的同时,邓菲菲一遍遍叮嘱老人们按照健康手册指导,关注血压、血糖指数,养成“三减(减盐、减油、减糖)”的饮食习惯。在过去几个月中,这样的入户随访已成为邓菲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139”健康员模式实现“服务跟着需求走”

  据了解,“乡村健康员”公益项目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母亲健康快车”的基础上,为破解乡村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发起的公益行动。去年12月,临邑县成为该项目的试点县。

  该项目立足农村地区健康服务资源分散、专业力量不足、群众健康意识待提升等实际,以“构建基层健康服务网”为目标,探索“139”健康员模式(即1辆母亲健康快车统筹调度,1名县级健康指导员总指导,3名乡镇健康督导员分片指导,9名村级健康员包户服务),形成“车—人—户”联动的健康服务体系,重点开展入户体检、健康包发放、知识宣讲、心理疏导等服务,切实提升农村群众健康获得感。

  据介绍,“139”健康员模式以“母亲健康快车”为流动枢纽,配备便携式体检设备、健康宣传资料,实现“服务跟着需求走”;县级指导员由县妇联联合卫健局选派,负责协调健康员培训、技术指导及服务质量监督;乡级督导员由乡镇妇联担任,统筹协调医院、乡镇、村社资源;村级健康员以村妇联执委为主,优先吸纳“多岗合一”人员(如同时担任乡医、网格员、广场舞队长的村妇联成员),形成“指导—督导—执行”三级责任链条,确保服务精准到村、覆盖到户。

  目前,临邑县已在6个乡镇(街道)试点组建2支“139”服务小队,覆盖18个行政村(社区)。据统计,全县18名健康员全部为村妇联执委,其中10名同时担任网格员,6名担任村医。通过“理论+实操”培训、“导师结对”跟岗学习(每支小队配备1名医院专家作为顾问),不断推动健康员从“热心服务”向“专业服务”升级。临南镇于庙村妇联主席李秀云作为乡医,结合自身专业,为6户高血压患者建立“用药—饮食—运动”跟踪档案,成功帮助2名患者控制血压达标。

  形成“服务一人、带动一家、影响一片”辐射效应

  在临邑县妇联的支持下,“139”健康员模式还突破了“健康员单打独斗”的局限,依托村妇联“妇女微家”、村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联动村“两委”干部、党员、邻居等力量,构建“健康员+志愿者+家属”支持网络:一方面,发动热心邻居参与入户宣传,解决健康员“时间有限、熟人难入户”问题;另一方面,组织“健康家庭”评选、“婆媳健康课堂”等活动,以家庭为单元传播健康知识,形成“服务一人、带动一家、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目前,全县已培育健康宣传志愿者320名,开展“家庭健康日”活动46场,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

  截至今年7月,“乡村健康员”公益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累计入户服务220户,发放健康包26个,家庭包180个,建立重点人群健康档案180余份。村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通过“面对面宣讲+村级大喇叭科普”,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从项目前的38%提升至59%,主动参与健康管理的家庭占比达64%。

  临邑县妇联主席李哲表示,未来将深化能力提升,开设“数字健康”培训班,为健康员配备“健康服务小程序”,实现需求登记、档案管理线上化,并完善激励机制,设立“优秀健康员”评选制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更大力度地送服务到田间地头、送服务到厂矿车间,让乡里乡亲和工人姐妹都能受到健康指导,高质量补充好公共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乡村健康员”把健康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2025-08-13 2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