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放
近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汉阳桥头的一座公共厕所全面升级开放后,市民游客惊喜地发现,这里不仅增加了休息区,男厕、女厕标识牌变成了活动式的,可根据如厕游客的人数进行切换,减少排队。
此次改造的最大亮点是打造了武汉首座“潮汐公厕”。公厕共设置了6个无性别“潮汐厕位”,能通过切换标识牌,根据人流量动态调整男女厕位比例。
城市公厕女性“如厕难”,早已不是新鲜话题。究其原因,生理差异决定了女性如厕时间更长,当面临孕期、生理期等特殊情况,女性对厕所的使用需求又会进一步提升。而当下,很多城市公厕是按照男女1∶1的比例设置厕位,导致“男厕冷清清,女厕排长队”的景象时常上演,这不仅给女性带来了不便,也拉低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准。
要破解女性“如厕难”,方式方法有很多,例如,优化公厕男女厕位比例,加大女性厕位供给,强化智慧厕所建设,利用大数据检测流量等,都可以使公厕的分配和使用更加合理。而如今,武汉这种“可切换”的男女公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值得更多地方效法和借鉴。
无论是“潮汐公厕”还是增加女性厕位,都是在直面女性如厕困境、重塑公共服务平等理念,这不仅是人性化的暖心之举,更体现城市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