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越 发自北京 8月14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5倍达到455万个,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刘烈宏表示,在产业带动方面,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形成庞大市场需求,带动集成电路、计算机等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培育了先进的、完整的产业体系。激发消费方面,数字基础设施的超前部署和迭代升级,带动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5G+工业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农村方面,随着5G网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活”,有效带动了农村居民增收致富。
过去业界常说“缺芯少魂”,刘烈宏表示,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这些问题逐步解决。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以鸿蒙系统为例,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突破。此外,数字技术还显著提升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普惠水平,让民生保障持续“升温”。“高效办成一件事”已进入制度化、常态化推进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事项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