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16个国家 280支队伍参赛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孔一涵 高亚菲

    8月14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开幕。图为机器人代表方阵入场。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睿/摄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孔一涵 高亚菲 发自北京 8月14日晚,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开幕。开幕式以“智竞向未来”为主题,希望通过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呈现,诠释人工智能与体育精神的碰撞。

  在会旗的引领下,280支队伍组成的三大方阵依次入场。执旗手是来自北京四中道元校区的于程程,她是本届运动会年龄最小的参赛工程师。三位机器人护旗手运动员是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冠、亚、季军获得者。

  入场仪式后,竞赛场地上演了“科技秀”:中德机器人战队展开足球5V5对抗;宇树机器人演示快速搏击动作和街舞;9台“兵马俑”机器人与北京舞蹈学院团队呈现同步舞蹈律动……

  随着“能量传递VCR”播放,舞台中央的“智芯”装置——镶嵌蓝色晶体芯片的金属四棱锥被点亮,象征科技与人文的共生,宣告赛事正式启动。

  据悉,此次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集了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他们将在8月15日至17日围绕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外围赛共26个赛项展开487场比拼,全面展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领域的前沿成果。

  “这是我们首次参与人形机器人的比赛,团队成员主要是机电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北京建筑大学机电学院机器人系的王陆旸表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一个特别好的平台,组委会为参赛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训练和比赛中,我们的本科生认识了很多其他学校甚至国外队伍的学生,在比赛中交流技术、相互学习并成为朋友,机会非常难得。”

  作为全球首个涵盖“体育+艺术+应用”的全维人形机器人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秉持公平竞争、开放创新、安全可控、产业联动的原则,鼓励参赛团队以创新技术突破运动极限,以跨学科协作探索人机共生的无限可能。

  据组委会透露,本次运动会将通过竞技比拼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全面展示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决策和综合实力,推动全球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中国妇女报要闻 1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孔一涵 高亚菲2025-08-15 2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