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万度苏”草原,感受有灵有声的万物

■ 陈若葵

    “‘万物有信书系’以灵性之眼与诗性笔触,在自然与人性的经纬间织就一幅璀璨的生态长卷;以动植物互致书信的奇幻形式,在拟人化的絮语中构建起万物有灵的叙事宇宙。作家以孩童般的天真视角与哲人般的深邃思考,将自然界的呼吸生长与悸动升华为一曲跨越物种的生命交响。”   

    ——“中国好书”颁奖词

  ■ 陈若葵

  在广袤的大自然中,有鸟语、虫言,动物之间有独特的交流方式、植物也有各自的生命体验。小读者,你想听懂布谷鸟的啼鸣吗?想知道昆虫窃窃私语都说了些什么吗?想了解植物对四季的感受吗?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万物有信书系”,能带你走进动植物乃至万物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它们“内心”的秘密吧!

  阅读加油站   

  “万物有信书系”是散文家鲍尔吉·原野写给小读者的书信体散文故事集。这位高产作家至今已出版作品一百余部,也是一位拿奖拿到手软的作家,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好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等。

  他为小读者写过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其中,《乌兰牧骑的孩子》《送你一条大河》等作品获得2021年度中国好书、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第九届上海好童书、第十届春风童书奖等奖项,多部作品入选国家出版基金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被收入沪教版、冀教版、鄂教版、蒙教版、人教版中学课本及各地中高考试卷阅读部分。

  为小读者写作,鲍尔吉·原野怀着朝圣的心态。在他看来,“儿童”这个词不仅指年龄,也在说品质。所有儿童都是纯洁可爱的人,值得写作者把最好的东西送给他们。给孩子写作,理应经历过长期艰苦的文学训练,以浅语写深情,满足孩子们对神奇的向往,对欢乐的向往,对知识的向往。“我写作的时候心里很快活,奇思妙语源源不断,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笑声。”

  他认为,给孩子们写书,知识是真,良知是善,而美却包含很多内容——简洁生动的语言之美、真诚质朴的情感之美、深入浅出的哲思之美。美是童书的内核,如果不把美送到孩子心里,那就浪费了。

  “万物有信书系”的写作得益于作者童年的经历,他说自己最大的幸运是听到曾祖母讲述很多蒙古族民间故事、史诗和神话,让他相信万物有灵,万物有趣,万物有情。

  鲍尔吉·原野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并称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

  它告诉我们     

  阅读“万物有信书系”,小读者能读到很多让你意想不到的信——

  闪电的信暖意浓浓:“亲爱的土拨鼠,我满心想安慰你,但不知道怎么安慰。我不敢用闪电的手抚摸你们的皮毛。”

  麦穗鱼如此夸赞喜鹊:“亲爱的喜鹊,有一次在雨中,我看你从溪水上空飞过,那一刻风很大,你在斜线的瓢泼大雨里逆风飞翔,我觉得你很了不起。”

  沙粒告诉云雀自己的感受:“亲爱的云雀,当一颗沙粒就要永久沉默,所以我给你写信。如果沙粒会说话、会歌唱,沙漠就太喧嚣了。”

  蒙古栎树在写给勒勒车辙的信中说:“草原脆弱,用铁锹挖一个坑,流沙会冒出来。汽车在草原上开两个来回,被轧的青草将会死去,不再复生。”

  骆驼给小叶椴树回信是这样写的:“人们说这里荒凉,我没这种印象。没有房子,没有高大的乔木,没有河流就荒凉吗?大自然的每一处景观都独一无二,况且戈壁滩有我最爱吃的骆驼刺。”

  ……

  “万物有信书系”包括《土拨鼠给闪电写信》《喜鹊给麦穗鱼写信》《沙粒给云雀写信》三本书。在一个名为“万度苏”的草原上,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无生命的器物相互写信、回信。它们是月亮、野蜜蜂、胡枝子、云杉、灰尘、镜子、风、门、苔藓、风滚草、白唇鹿、燕子、黏豆包、博格达山、羌木伦河等等。这个地方很奇特,它们不遵守动物、植物这种划分,彼此平等,都有话说——说早晨的阳光照在河流的波浪上如同金蛇狂舞,说月色为黑松林的松针裹上白霜,说风、云彩、牛羊和牧民的生活。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世界的理解。

  这些信构建了一个多维、立体、湿漉漉的大自然。信中不仅谈大自然,还谈到爱、尊重、信任、包容、友情、别离、重逢,更有正直、善良、博爱。比如,北极星在信中说,它见过世界上最久的友情;摇篮写信回忆在它怀抱里长大的几代蒙古族婴儿;拴马桩写信介绍它见过的草原上最勇敢的马儿……作者通过它们的视角,展现自然的辽阔与生命的奥秘,万物有灵有声。

  书中87种动植物、物体给另外87种动植物、物体写信,共174种,它们很多是弱小、卑微的东西,比如蚯蚓、甲虫、青草、麻雀、套马杆等等。因为,作者信奉弱者哲学——是弱者支撑起了这个世界。

  读这套书,小读者犹如进入了一个奇幻的故事王国,充满奇思妙想、童真童趣的故事本就引人入胜,而作者在知识性的描述中又加入欢乐的成分,以及民间故事和神话的元素,更让小读者欲罢不能,像蜂蜜一样黏住他们的目光。

  书中的语言精妙,富有节奏与美感,文字间流淌着诗意;插图清新透彻,洋溢着草原民族的蓬勃生机,蒙古族的独特韵味与风情扑面而来。书中还设置了诸多巧妙的互动情节,促使小读者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提升阅读兴趣。

  边读边想   

  好的童书能告诉孩子们:无论生活发生了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爱、尊重、相互理解与包容。

  这套书打破了以人类为中心的叙事视角,在惊人的想象力和天马行空的对话中,让那些常被我们忽视的微小存在拥有了“生命”:一粒灰尘、一片树叶、一把琴都拥有“说话”的权利,蕴含着关于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哲学思考。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是对生命的礼赞,更是一堂生动的自然教育课,教会小读者以平等、敬畏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万物有信书系”也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去倾听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声音,去感受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美好,重新发现这个世界,并爱上它的每一个细节。

中国妇女报新作 3走进“万度苏”草原,感受有灵有声的万物 ■ 陈若葵2025-08-17 2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