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景宁妇联牢记嘱托,挺膺担当建新功

铸魂聚力强根基 畲乡巾帼谱新篇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争取浙江省妇儿帮扶资金54.935万元;覆盖“三新”领域妇联组织321个;参展展销斩获订单396万元;家事纠纷完结率100%……这组跃动的数字,见证着景宁畲乡妇女事业的蓬勃脉动。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回信,为畲乡赋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的时代使命。景宁畲族自治县妇联牢记嘱托,勇担“娘家人”使命,在思想引领、创业共富、家风培育、维权关爱等领域深耕细作,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的巾帼华章。

  思想铸魂 信仰之光领新程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专题学习会上气氛热烈。“红色畲娘宣讲团让我听懂了总书记对畲乡的牵挂!”畲绣传承人蓝大姐的感言引发共鸣。

  这是景宁县妇联组织各行各业妇女代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在妇女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的真实写照。

  景宁县妇联以“红色畲娘”宣讲品牌为主阵地,创新打造“指尖课堂”:推出《联联送服务》AI短片、传唱畲语版《花开中国》,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等理论精髓。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分层分类开展“巾帼大学习”“巾帼大宣讲”活动150场次,覆盖妇女群众超9000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畲乡百姓家”。

  创业赋能 巧手织就共富路

  走进省级畲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夏安静的“凤舞银针”畲绣工坊,靛染布艺、刺绣香囊等精美工艺品琳琅满目。这些承载着畲族文化的“指尖经济”成果,已成为景宁的特色伴手礼,屡获省级奖项,广受市场青睐。

  “多亏妇联牵线搭桥的义乌展会,我们一举拿下40多个订单!”正在指导绣娘赶制欧洲订单的夏安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妇联搭建的平台,让畲绣技艺得以传承,更让家乡姐妹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一年多来,景宁县妇联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助推妇女创业共富,积极组织经纪人“走出去”参加义博会、广交会等展会,拓宽订单渠道;着力提升来料加工技能和产品附加值,实现订单资金“引进来”;同时,通过政策扶持、培训赋能、技能竞技等方式,大力培育“妈妈的味道”“妈妈的手作”等富有畲族特色的品牌,带动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一系列举措累计惠及1.6万人次妇女增收创业。

  家风润心 文明馨香沁万家

  “点单式家教巡讲,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在景宁县家长学校向“解忧妈妈”咨询后,雷女士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作为丽水市唯一的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景宁创新设立了实体化运营的家长学校,并在校内建立“个案咨询服务站”。来自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志愿者用爱心和知识为广大家长排忧解难。

  在景宁,像“解忧妈妈”这样的志愿团队还有很多。景宁县妇联聚焦亲子沟通、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等家长关切热点,依托家长学校、村社妇儿驿站等阵地,联合相关部门打造了“惠民家教”“守未者共治联盟”“准父母中心”等系列县域协同育人品牌,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共同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维权护航 法律服务润心田

  不久前,在景宁县红星街道正达小区的文化家园,一场居民小区互动式公共法律服务改革启动,标志着家事纠纷化解迈入“家门口”新阶段。

  “家事纠纷是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景宁县妇联主席雷琼表示,“我们依托公共法律服务改革,构建小区家事纠纷综合化解体系,推动矛盾就地化解、源头治理。”

  在权益保障的征途上,景宁县妇联还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一体运作”的“1+21+N”全域式调解模式,充分运用执委“四必访四必应”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法律宣传、走访关爱、发现报告和维权服务。

  此外,在关心关爱的暖流中,景宁县妇联更是倾注了满腔热情和爱心,实施“爱心妈妈”结对帮扶项目,为50名“浙里护苗”留守、困境儿童提供常态化关爱服务;连续5年为1500余人次的低收入妇女提供康乃馨健康保险;持续6年举办公益暑托班,破解家庭“看护难”问题。

  站在新起点,景宁妇联将持续绽放“红色畲娘”的时代光华,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巾帼篇章。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铸魂聚力强根基 畲乡巾帼谱新篇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2025-08-18 2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