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季来临——

这些体检报告中的“危险信号”须注意

  ● 在常规体检已经走入人们生活的今天,癌症依然以“悄悄来”的方式夺走人们的健康。了解体检各项目中可能隐藏的癌症信号,有助于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措施。

  ● 说起健康,人们常用“没生病”“心态好”“睡得香”等模糊的标准来衡量。但真正的健康,应当是身体对抗疾病、保持活力的能力,即医学上的“积极健康”。一项新研究为积极健康提供了多维度评估体系,涵盖骨骼、神经、呼吸、肌肉、内分泌和生殖系统。

  ■ 李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常规健康体检时段,这是一次全面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好机会。在常规体检已经走入人们生活的今天,癌症依然以“悄悄来”的方式夺走人们的健康。了解体检各项目中可能隐藏的癌症信号,有助于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措施。

  体表线索:关注肿块、“橘皮样”、边缘不清……

  体检中最需要注意的筛查是体表肿块,尤其是质地硬、边界不清且逐渐增大的肿块,可能提示乳腺癌、甲状腺癌或软组织肉瘤。其次,关注淋巴结异常,尤其是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且持续增大,最好进一步进行淋巴结超声及临近部位影像学检查排查淋巴瘤或转移癌。还有皮肤变化,短期内增大的色素痣,尤其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需警惕黑色素瘤;黄疸伴皮肤瘙痒可能与肝癌、胰腺癌相关;而乳腺肿块若伴随“橘皮样”皮肤改变、乳头溢液或凹陷,其乳腺癌风险则显著增加。

  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提示风险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分泌或人体对肿瘤反应产生的特殊物质,存在于血液、体液中。它们虽能提示癌症风险,但特异性有限,需要正确认识。比如某些非肿瘤因素也可使之升高,如炎症、良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妊娠、药物影响甚至剧烈运动,都可能引起肿瘤标志物异常。相应地,也有部分肿瘤患者标志物可能始终处于正常范围。肿瘤标志物的核心价值在于风险提示,而非确诊工具。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可能反映出癌症的潜在风险。例如,白血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白细胞异常增多或减少的情况;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若出现持续血常规异常,如白细胞异常增高伴贫血/血小板减少,需警惕白血病可能。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水平持续下降,可能提示存在消化系统肿瘤导致的慢性失血。

  生化指标:生化指标中的肝功能、肾功能等也有参考价值。如果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持续异常升高,除了考虑肝脏本身的疾病外,也可能是肝脏原发或转移瘤影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

  对于妇女群体而言,某些指标进行性升高需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排查。例如CA125可能提示卵巢癌风险、CA15-3与乳腺癌密切相关、SCC明显升高则有可能最终证实为宫颈鳞癌。

  当发现肿瘤标志物中一项或多项升高时,先不要着急恐慌,肿瘤内科或相关专科医生会根据风险因素建议复查,观察变化趋势,是否呈持续升高或翻倍增长,或制定下一步筛查方案。

  影像学检查:注意“BI-RADS分级≥4级”

  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浅表淋巴结、甲状腺、乳腺及实质脏器的检查。

  甲状腺超声是筛查甲状腺结节的最重要手段,通过观察结节的形态特征(包括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可初步判断其良恶性,如果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内部有钙化(尤其是微小钙化)、血流信号丰富等,提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乳腺超声对于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也有重要价值,乳腺癌在超声图像上通常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肿块。

  对于无论是甲状腺还是乳腺来说,超声报告单上若显示BI-RADS分级≥4级,多提示较高的肿瘤风险,必要时还需要进一步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通过组织病理确定其性质并制定下一步治疗策略。

  X线检查:胸部X线是过去常用的体检手段,可用于肺癌筛查。如果在X线片上发现肺部有阴影、结节等异常表现,就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肺癌的可能。不过,传统胸部X线难以发现1厘米以下的病灶,而低剂量螺旋胸部CT平扫可以发现3毫米以下的肺内小结节,因而目前胸部X线的地位已逐渐被CT替代。

  CT检查:CT检查在癌症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筛查肺癌的有效手段,它能够发现3毫米以下的肺部结节,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腹部CT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胰腺、肾脏等器官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发现肝癌、胰腺癌、肾癌等腹部肿瘤。

  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在神经系统、乳腺、腹部实质脏器、骨骼肌肉系统等部位的肿瘤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比如,脑肿瘤在MRI图像上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其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胃肠镜检查:身体内部的“探照灯”

  胃肠镜检查就像是身体内部的“探照灯”,能照亮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菜花样隆起可能是消化道肿瘤的表现;Barrett食管是食管癌前病变;肠化生则增加了胃癌的风险。

  胃肠镜能够直接观察胃肠道内的黏膜以及病变情况,通过发现或切除息肉等癌前病变,降低患癌风险。所以,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体检时发现异常信号,不要惊慌失措,及时咨询医生,如进行更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癌症,早期干预至关重要。目前的医疗手段在早期癌症状态下,通常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妇女报爱生活 健康 7这些体检报告中的“危险信号”须注意 2025-08-19 2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