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年之我书写盛世之中国

——二〇二五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侧记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你是否曾看到那束光?你是否还记得那束光?你是否也想成为那样的光?……在VCR《追光吧·少年》和宁波爱乐童声合唱团演唱的《篇章》中,新时代好少年的模样,徐徐展现于眼前。

  8月1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在浙江宁波联合举办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现场通过生动鲜活的事迹短片、真诚动人的故事讲述、形式多样的舞台呈现,重点推介了9名(组)好少年的事迹,并对其他41名(组)好少年的事迹进行集中发布。来自天南海北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年龄虽小却心怀家国,每一个人都散发着动人的光,以少年之我书写盛世之中国。

  用爱护家

  一把扫帚,一条街,是湖南省常德市外国语学校的周奕唯一家互敬互爱的印记。

  每次假期,周奕唯都早早起床和妈妈一起清扫大街。“从她第一天上班起,我就主动要求跟着去,一来是心疼妈妈太辛苦,二来也是想为家里分担一些压力。”懂事的周奕唯即便碰到同学,也从来不觉得丢脸,“我觉得劳动很光荣,帮妈妈做事不丢人,不帮才丢人。”

  小扫帚扫出了孝心,也扫出了少年的担当。

  来自天津市蓟州区第一中学青春心理剧社的少年,则用心理剧化解了自己的青春迷茫。“当我在台上展示自制的太空车模型时,看到了爸妈眼里的震撼。后来妈妈在信里写道,从前我只关心你是否正确,却忘了问你是否快乐。那一刻我知道,是舞台改变了我们……”

  在这里,剧社不再只是一个兴趣小组,而是可以疗愈心灵的温暖港湾。它超越了戏剧本身,成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创新,也成为一代代少年在时代浪潮中锚定自我的心灵灯塔。

  立志报国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胡东平深耕机器人领域,发明了帮助学生书包爬楼梯的减重机器人,适用于失能老人、残障病人的洗浴床机器人等。他说:“等我长大了,我想把这份热爱变成真正的发明,用科技力量给祖国上一道更加坚实的安全锁。”

  北京市第35中学的杨自若化身中轴线“小小讲解员”,用稚嫩的声音向世界打开了了解北京中轴线厚重历史的一扇窗,用独具匠心的文创桌游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她说:“新时代的故事还在不断书写,北京中轴线的长度还在不断延伸。我会一直在这儿,为大家讲好中国故事。”

  海南省农业学校的何慧杨从小在虾塘边长大,现在学习研究海水养殖技术,一次次的实验和探索,让她立志扛起海洋振兴的未来。她说:“学得一身技术,走到哪儿都不慌。我要用学到的技术,回馈这片养育我的海。”

  “我热爱我的家乡,我热爱祖国的每一寸边境线。”11岁的阿依美热木・吐尔地眼神坚定明亮,她的爷爷、爸爸和哥哥都是护边员。父辈“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誓言也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她立志用脚步丈量边境线,成为“军医护边员”。

  少年们的字字句句,讲述着他们把爱国情融入追梦征程的故事。“世界很大,未来更大,而你们正是未来本身。加油!”极地科考女科学家唐立梅的鼓励,让少年们心潮澎湃。

  青春奋进

  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的盛徐荦在篮球场上跪地施救,以专业急救知识践行“善良本能”,如今更成为校园“急救形象大使”,传播应急技能。他把瞬间的本能化成了一生的承诺,誓为守护更多人的健康继续发光发热。

  在现场,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茉莉花盲童管乐团的孩子们演奏了一曲《茉莉花》,熟悉的旋律打破“看不见”的障碍,收获了热烈掌声。“演奏的时候,心里像太阳一样暖洋洋的。有了音乐团,我也有了朋友。是音乐让我们看见了世界,也让世界看见了我们。”

  当晚的颁授词,均出自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刘佳诺之手。她从5岁就开始写作品,写了480多篇诗文、两本诗集。而这都源于热爱。“小时候,妈妈对我说字里有山河,我就把看到的美好都写下来。后来,我发现文字真的能够带给人们力量。”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热爱给予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捧起书,握紧笔,点亮心中的那束光,我们的小翅膀多有力,明天的中国就有多美好。”

  少年当有凌云志,青春奋进正当时。把热爱与坚守研成墨,一笔一画勾勒出的不仅是祖国的模样,更是少年最清澈的信仰。

中国妇女报要闻 1以少年之我书写盛世之中国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2025-08-20 2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