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舒帆
雪域高原映初心,巾帼聚力绽芳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强调“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
全国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汇聚各方力量,以真情实意、真抓实干,与雪域高原妇女同心携手,谱写动人的奋斗篇章。全国妇联高度重视西藏妇女工作和对口援藏工作,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赴西藏调研,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领各族妇女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深入西藏妇女群众调研宣讲,了解妇女儿童和家庭所思所求,协调资源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思想领航 凝聚雪域巾帼向党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全国妇联指导西藏自治区妇联打造特色宣讲队“阿佳讲堂”,一场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讲活动,深入千家万户、田间牧场、产业基地。宣讲员们用妇女听得懂、记得住、能共鸣的群众语言,分层分类分众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讲到妇女儿童的心坎上,用“妇联好声音”在高原唱响党的最强音。组织学唱致敬新时代中国女性的主题歌曲《花开中国》,“花开中国,千朵万朵”的奋进歌声在高原久久回荡。西藏自治区妇联聚焦广大妇女和家庭关注的家教育儿、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维权服务等方面,翻译制作100集生活小百科AI短视频《阿佳卓玛送服务》,用智能技术赋能生活智慧,为基层姐妹打造“指尖上的课堂”。
建好用好甜茶馆“妇女之家”、尼姑寺“妇女之家”“妇女微家”等阵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各族妇女争做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全国妇联助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融入日常。把《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有声书录入家庭智慧教育学习机,引导西藏妇女儿童和家庭收听学习,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与各族群众心贴心的为民情怀。安徽妇联联合科大讯飞,将价值288万元的家庭智慧教育学习机送入山南市1800户家庭,开发了每日推荐、翻译工具、语言学习、音乐舞蹈、美丽中国和家教家风六大核心功能,有效提升妇女儿童的普通话交流能力与家庭教育水平。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形式不断创新。在全国妇联指导下,西藏自治区妇联以“小手拉大手”的亲子互动模式,创新开展“巾帼石榴籽一家亲”家庭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展示活动、“推广国通语 书香润童心”家庭教育巡讲,寓教于乐,实现学用国家通用语言家庭化、生活化。
榜样引领,“花”绽高原。
全国妇联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等巾帼模范,授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女子考古队等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推选3个西藏好网民故事入选“百个巾帼好网民故事”活动,一批批奋战在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集体、个人,成为闪耀的“格桑梅朵”。
“身处边境地区越久,我就越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我的生活和家庭已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西藏阿里杨功成家庭等爱国戍边的故事,通过妇联媒体等多渠道、多形式展播,影响广大妇女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一个雪域高原小村的“蝶变”之路》等报道,以小见大,书写着西藏妇女生活的新画卷。
交融聚力 浇灌民族团结石榴花
促进西藏与内地各族妇女儿童交往交流交融是妇联援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架架航班、一列列火车,载着西藏的孩子,走出西藏,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是高原的雪莲花哟,在祖国大家庭中幸福生活……”歌声响起,“民族团结一家亲 少年儿童心向党”西藏儿童赴京研学交流活动在中国儿童活动中心开营。78名西藏师生来京参观交流,共制糌粑、共饮酥油茶、共绘北京吉祥物兔爷……在欢声笑语中,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这些照片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立体的西藏,感受到了民族地区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日子很美,笑容很甜!”参观“团结花开新时代”西藏新疆妇女儿童和家庭幸福生活摄影展的观众由衷地感慨。“童心共筑中国梦”西藏儿童绘画作品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展出,西藏与内地少年儿童以笔寄情,以画交友。
交往交流交融形式向纵深拓展。
“高原红石榴 格桑花开 民族团结一家亲”京藏两地最美家庭携手绘新篇,“吉藏一家亲”“汉藏一家情”妇女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相继开展,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在“认亲走亲访亲帮亲”中联心联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赋能发展 激发高原巾帼新动能
坚持高质量发展,产业援助与技能提升双轮驱动,变“输血”为“造血”,激发妇女内生动力,是实现可持续援藏的关键。
助农惠农,产业兴藏。林芝市嘎拉村依托桃花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手工业,“酥油灯下赶订单,桃花源里忙创业”成为高原乡村振兴的新风景。积极推动女企业家进藏创业,福建女企协副会长夏江平在山南市投资成立生态农业和生物科技公司,带动当地1500多名妇女实现“牧场里上班、家门口增收”。
科技赋能,农业提质增效。福建妇联组织省女科协为山南市提供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指导,提升棉花、水果、蔬菜种植品质;山东妇联协调科研院所帮助日喀则市培育高原适种绵羊,推动当地高寒草甸畜牧业的革新。
电商助力,拓展销路,促进西藏民族特色产品走向广阔市场。广东妇联搭建“巾帼创业帮帮”电商平台,举办助农产品进机关、线上品鉴会等活动20场,销售西藏农牧产品超350万元。重庆妇联建设昌都“巾帼优品”数字集市,助推昌都“巾帼优品”上线跨境电商平台。
技能提升强“造血”。聚焦西藏妇女实际需求,大力实施“巾帼脱贫行动”“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将手工编织、乡村旅游服务、电商运营等培训送到西藏妇女身边。上海妇联开展“沪藏姐妹手牵手·编织幸福生活——巾帼创伟业 筑梦日喀则”培训,陕西妇联专程赴阿里地区开展家政技能培训班……各援藏力量赋能当地“妇字号”合作社。
智力援藏,一支“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正在加速成长。北京、河北、上海等地妇联积极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西藏妇联干部、妇女带头人赴内地学习先进经验,邀请专家进藏指导,全面提升其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为西藏长远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公益暖心 传递关怀零距离
援藏不仅是人才、理念、资源,也是无疆的爱与温暖的希望。
公益帮扶,用心、用情、用行动,让西藏妇女儿童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妇联在你身边”更加可感可及可衡量。
应急驰援显担当。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全国妇联部署中国儿基会和中国妇基会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筹措款物近1400万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以最快速度送到受灾地区妇女儿童和家庭。各省市妇联积极行动,全力保障妇女儿童生活,在危难时刻彰显“娘家人”的依靠。
情暖高原,爱润童心。吉林妇联援建“石榴籽”儿童乐园,配备滑梯、蹦床等物资,为边境村儿童打造快乐园地;湖南妇联向山南市捐赠价值80多万元“湘藏同心·爱润童心”爱心羊奶粉,关心关爱当地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陕西妇联组织省内专家制作43期家庭教育系列微课,编印《儿童心理健康小百科》读本1600本,赠送1000多个家庭;中国儿童中心筹集价值共计15万元图书和玩教具,整理线上儿童教育视频资源;中国儿基会深化推进实施“春蕾计划”“HELLO小孩”“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等公益项目,为雪域高原的孩子送去关爱与希望。
健康守护传递温情。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母亲行动”进西藏,普及健康知识;大力开展“两癌”免费筛查、救助及防治宣教;中国妇基会组织专家团队为唇腭裂患儿免费开展手术,精准发放“母亲邮包”“家庭温暖健康包”等,将实用物资和暖心关怀送到最需要的妇女手中。
维权护航,守护权益。全国妇联指导西藏通过典型培树、专业赋能等方式打造特色维权品牌,邀请西藏妇联参加“巾帼普法乡村行”国家级示范活动,带动并指导开展普法宣讲、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近万场次。同时,向西藏妇联提供妇女权益保障法解读系列微课、普法直播课等,帮助广大妇女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全国妇联情系雪域高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走出了一条特色援藏之路。一项项务实举措,扎根高原,传递温暖;一个个动人故事,汇聚成团结奋进的力量。